第441章 新设营州(2 / 2)

曹睿点头,朝着杜恕努了努嘴:「务伯!你在侍郎中年龄最长,又有什麽见解?」

杜恕想了几瞬,拱手后语速略缓说道:「禀陛下,臣也有一浅见。为安辽东,臣以为当迁部份辽东之人往冀州居住。」

曹睿这才露出些笑容来:「有点意思。务伯细说一下,该迁哪一些人?」

杜恕拱手道:「武帝霸府在建安年间就曾多次迁民,以解吴蜀边境之患。而辽东已定,隐患再非外敌,而是内忧。」

「臣以为凡是辽东世家豪族丶官僚吏员之家,悉数迁至邺城居住,正如前汉的陵邑制度一般。世家豪族与旧官吏尽数调走,朝廷自然可以在辽东随意调度安排,再不担心辽东旧人掣肘。」

「哈哈哈哈。」曹睿笑了数声,指着杜恕看向侍中们说道:「杜伯侯之子见识如此,不愧汝父之名。诸卿,看看朕的散骑才能如何?」

徐庶笑着拱手:「杜侍郎务实而有逸才,臣以为来日可堪大用。」

司马懿看着三名侍中笑着迎合皇帝,心中不禁嗤笑了一声。你们三人在这捧杜恕有何用处?此人是由辛毗举荐入选散骑的,比你们三人来陛下身侧的时间都早!

曹睿听了侍中们的夸赞后,笑道:「汉时迁山东富户入关中守陵,消除隐患的同时,也让关中富庶了起来。」

「辽东人口六十万口,按照百五之数抽成,迁三万人左右也就成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务伯,」曹睿用手指了指杜恕:「你今年三旬有几了?」

杜恕起身行礼答道:「禀陛下,臣今年三旬有三了。」

曹睿点头道:「朕素来选拔官员,并不拘泥常理,只以才能论之。务伯随在朕身侧也差不多有两年了,就留在此处任辽东太守吧。」

「此处迁民之事,朕也一并交给你来做。做的好些,莫要让朕失望!」

杜恕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时愣在了原地,略带打颤的抬起手来,拱手问道:「陛下是让臣丶让臣任辽东太守?」

「怎麽,不愿?」曹睿笑着摆了摆手,略带几分调笑的意思:「若你不愿,那朕收回成命倒也不难。」

「臣愿为陛下丶为大魏竭力尽忠!」杜恕高声回应道,随即跪地大礼参拜道。

杜恕在这边激动的同时,堂中其他人等倒也不淡定了起来。三十三岁的大郡太守,更别说又是刚刚平定的辽东郡,这个恩赏不可谓不重,而且又夹杂了对杜恕的充分信任。

不同人等,心中想法却也不同。

三名侍中,竟一时心中都想起了其他职位。有了辽东太守,玄菟郡呢?带方郡呢?乐浪郡呢?是不是都要太守?

此处会不会再设一都督府之类,或者分一州如秦州一般?

而司马懿眼中竟流露出了一丝羡慕。他本人三十三岁的时候,还在曹操邺城的霸府东曹任职,连两千石的边都摸不到。

当陛下亲信之臣,就这般好吗?

想到这里,司马懿不禁嘴角也自嘲的扬起一丝笑意。三旬的太守又如何?自己不还是四旬任的三公吗?

杜恕的任命既成,曹睿接着指向几名侍中。

徐庶抢先拱手:「陛下,臣有一言。」

积极性就这麽调度起来了,曹睿笑着指向徐庶:「徐卿有何言语?」

徐庶拱手道:「臣以为当效仿昔日陛下征蜀之时,分辽东之地新设一州。幽州之地过于广大,东西数千里之长,并不利于朝廷统辖!」

「新设一州吗?」曹睿脱口而出:「朕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一时没有决断下来。当日设秦州之时,乃是由于雍州地域广大丶又有陇山夹在其间阻碍。」

「而辽东的状况,正与徐卿所说相仿。朕记得当年公孙度曾在辽东设过一个平州,他又自称平州牧吧?」

「徐卿以为该如何设立?」

徐庶起身拱手道:「臣以为当恢复古制,在辽东设立营州,与幽州以辽水为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