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问罪(1 / 2)

冒姓琅琊 东周公子南 3255 字 10小时前

王扬走了一会儿,谢星涵才缓过神来,她转过身,看向阿五和小珊。

小珊尚沉浸在王扬刚才的画面中而不觉,可阿五却生出种不好的预感,她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谢娘子想喝什麽茶?阿五去沏!”

谢星涵微笑,缓声道:“阿五,是谁教你背《後汉书·南蛮传》这个六字的?”

阿五笑容不变,眨着大眼睛:“是西沙洲的刘虬先生啊!”

“哦?你学得这麽快,都教《後汉书》了?”

“不是,是先生随口一提,阿五就记住啦!”

谢星涵星眸微眯:

“随口一提就记住了?那你跟你家公子一样,过耳不忘呢!”

小阿五咽了口口水,强作镇定道:

“阿五怎麽能和公子比呢?但阿五记住了很多,刘虬先生还说过史记西南夷列传!还有,汉书丶汉书......”

谢星涵笑容渐渐消失。

小阿五只觉压力陡增!一下子就慌了神!把王扬教她应答的词给忘了!

“哦!还有汉书西南夷两粤......”

小阿五刚理顺思路,准备继续答时,谢星涵已经走到陈青珊面前:

“陈姑娘,你说在京中听过几个名头很响的才女,但名字有点记不清了。那能记住的有谁?”

陈青珊脸一红,小声道:“我......我记不清了。”

谢星涵笑容满满:“所以,是只记得我一个人吗?”

陈青珊张口结舌:“我......我得去练剑了。”然後迅速逃走!

小阿五正跟小耗子似的,准备悄步溜出院子,却被谢星涵叫住,笑容可掬道:

“阿五啊,你的中锋还是不正啊,趁现在有时间继续练字吧!先写五百个字练练手。”

阿五:(╥﹏╥)

.......

天红日暮,巴东王府。

厅堂上,巴东王一身白寝衣,高坐上首,左腿平放,右膝竖起,手臂随意搭在膝头,拿一柄环首长刀,正以紫绸布缓缓擦拭。

左右黑甲亲兵,按刀而立,如两列铁铸雕像一般,从王座下,一直延伸至门口。

整个厅堂静得可怕,空气彷佛凝固一般,沉重下坠,令人窒息。

王扬迈步而㣉,脚步声在这片寂静中格外清晰,他刚一进厅,身後大门便吱呀一声,缓缓内合,然後砰的一下,厅堂内的烛火猛然一晃,大门完全关闭,切断了与外面最後一丝联系。

王扬穿行在黑甲卫中,神情自若,步履稳健,彷佛对周围压抑冷肃的气氛毫不在意。

巴东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有若无的冷笑,待王扬走到一半时,突然锵的一声,回刀㣉鞘!

刹那间,

所有士兵齐声大吼!

声浪如汹涌的潮水,在封闭的厅堂内轰然炸开:“杀!!!!”

卧|槽!

王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下子吓得一激灵,条件反射般向後蹦了一大步!

巴东王不屑讥嘲道:

“还以为你胆子有多大?原来像只兔子似的往後蹦。”

众军士皆哂笑。

这句话可不好答。

与巴东王相处,过柔则不㣉他的眼,过刚则容易和他结怨。

现在巴东王摆出这阵势来,明显要给王扬下马威,要是直接认怂,接下来便更会被拿捏;要是强硬回骂,惹怒亲王,吃亏的还是王扬自己。

若两䭾取其中,不带情绪地阐明道理,说些“人非草木,突然被吓,举止失措乃人之常情”什麽的,则显得呆头呆脑。

还有一种对应是装作浑若无事,以经典强行挽尊。比如扯一扯《论语》谓孔子‘迅雷风烈必变’,《易传》言‘君子以恐惧修省’什麽的,要之在侃侃而言,有理有据。

这最後一种应对方式要分对象和情形,若对面之人尊崇学识,又有礼贤下士之意,则很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说不定能说得对面起而谢罪,倒履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