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麽突然到家,果真是一阵惊喜和埋怨,只是,即便饭菜匆忙,也吃的格外有滋味。
次日,俞兴为了不耽误工作,一大早就起床,然后……赶了个申城上班的早高峰。
上午十点钟,他坐进办公室,感觉当老板有时候确实不用那麽守时。
需要看的文件已经提前摆在桌上。
很快,俞兴瞧见昨天问的机构调研结果。
嗯……碳矽集团这边的业务诉求是让这两家机构调研目前的汽车市场是否存在针对家庭出行的六座SUV用车需求,是否可以作为垂直细分的切入点。
这事实上是理想汽车取得初步成功的市场定位,它的理想One就是一款增程六座SUV,第一年卖了3万辆,第二年卖了9万辆,客单价超过30万,也由此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俞兴认为这种定位是颇为稳妥的。
两份调研报告都有很多的数据和很长的篇幅,以及,相同的结论。
零点有数的措辞比较委婉,认为这种定位几乎不可能取得成功。
益普索就很坚定了,认为这种定位绝不可能取得成功。
俞兴先看结论,然后快速浏览调研过程和数据,觉得人家不愧是专业的调研机构,确实数据详实丶论证充分,除了结果和现状不一样之外,别的都挺好。
「零点有数和益普索都拉黑。」他指示秘书,「调研报告不用下发了,不要信。」
章阳煦站在办公室,看着被扔进垃圾桶的报告,惊讶道:「那……那……那个结论,呃,不要信吗?」
「嗯,不要信。」俞兴不觉得这种定位的需求是刻舟求剑,「调的很好,研的不错,调研的很专业,但碳矽集团以后都不和外部的调研机构合作了,这个事定一下。」
章阳煦有点无措,零点有数和益普索是筛选过的知名机构啊。
他看着垃圾桶,还是确认了自己传达的工作性质。
俞总不认可调研机构的调研结论。
这个事……
百晓生上市在即,俞总即将出国,知道这个事的人都觉得暂时不急着讨论了。
只是,电车项目的首款车型几乎就是整个项目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事不光内部关心,刚刚定下来的两家机构也很关切。
徐欣今日的心情很好。
她刚刚参加了风投行业的小型座谈会。
席间,有人阴阳怪气的提到今日资本的婚变三连击,引来不少笑声。
徐欣心里不悦,但面上还是得意洋洋的调侃道:「是啊,婚变这个事太倒霉了,要不说,我是投资界的下等马呢,嘿,但别说,我是下等马,那有人还是驴呢,哈哈哈。」
原本的笑声变成哄堂大笑。
徐欣本来是假笑,但瞧见同样在场的胡煦波的黑脸,也就真的笑开怀了。
笑容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她对于这次局面的预估定策确实发挥很好的作用,没有人再嘲讽今日资本了。
然而,没过两天,徐欣从庞瑞阳口中知道两家调研机构被俞兴拉黑的情况,左想右想还是觉得这件事需要有一个严肃的探讨。
这真不是小事,也不用等到上市之后再聊。
徐欣约了时间,随即登门。
俞兴这边刚结束与智波公司新任总经理苏永强的通话,表示了对毫米波雷达研发的绝对支持。
关于这个职务,百晓生已经帮忙找到两位履历合适的人选,但一来有苏永强的主动请缨,二是也有孙浩等人的支持,最终考虑到空降或许会导致的不良反应,也就确认苏永强接任职位。
苏永强这通电话同样是表态,会围绕碳矽集团的需求做研发,以及,感谢了俞总救智波公司于水火之中。
创始人张勇被赶走,这事还是让公司有震动与人才流失的,而苏永强的及时接任算是快速结束混乱。
当然了,知道俞总救公司于水火之中就行了,至于这水火是谁搞出来的,那也不用细究。
俞兴把手机放在桌面,知道徐总这趟过来的目的,略微把心态从投资人调整为创业者,慢条斯理的问道:「老毛病又犯了?」
徐欣只觉这麽几个字就仿佛把新仇旧恨从心里勾上来。
她下意识的抬了抬下巴就想发作。
只是,屡经考验的徐欣已经是一位更优秀的投资人,她学会了情绪的自我压制和消解。
五分钟,总裁办里足足五分钟没有任何声音。
最终,徐欣长吐一口气,坐下之后心平气和的问道:「你要是不认可调研机构的调研,那你找他们干什麽?」
「是庞瑞阳他们要找的,我想着出个结论能更有说服力也就默许了。」俞兴平静的说道。
徐欣笑了:「结论和你想的不一样,你就乾脆不承认了?你要说服谁啊?」
「就说服那些讨厌的不给创业者空间的投资人。」俞兴淡淡的说道,又觉任何人都难逃双标的本质,不自觉的叹了一口气。
徐欣消解情绪的效率越来越高。
这一次只用两分钟就再次开口:「你这不是独断专行吗?」
俞兴没有辩解,鼻腔发音:「嗯。」
徐欣:「……」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麽又笑了:「俞总,我发现,哎,真的,我发现自从认识你,我对我情绪的管理真是上了一个大台阶。」
俞兴大大方方的说道:「那你谢谢我吧。」
徐欣这次用了一分钟:「俞总,我认为调研机构的调研是有参照价值的,如果你不认可那两家,你可以再找别人,我们不急。」
俞兴点头道:「好的,等从国外回来,我再找一家,如果你需要调研机构的结论来安慰自己,那我就告诉他们,没有我想要的结论,我是不付尾款的。」
徐欣急了:「你个王……」
俞兴经历过不少类似场面,眼神都很镇静。
徐欣一对上俞兴的眼神,反而冷静下来,重新坐下:「俞总,车型的选择可以保守一些,激进容易出问题。」
「可以保守啊,但我们还是尽快取得成功比较好,增程路线已经降低了难度,咱们从最开始的合作到现在都坚持了对市场的垂直细分,这一次也不例外,如果你确实忐忑,那咱们回来之后可以一起跑跑市场。」俞兴认真的说道,「徐总,船舶里的船是最保守的,它在那里很安全,但这不是造船的目的。」
他最后说道:「家庭出行是有需求痛点的,这一点如果你不信,你这两天也可以就自己带人跑跑看。」
徐欣站了起来,说道:「俞总,你融资前就应该是这个态度,你如……」
俞兴打断道:「又要翻旧帐了是吧?」
徐欣已经是一位更优秀的投资人。
她转身离开,没有骂人,只用了五分力道摔门。
只是,等徐欣坐进自己的车里,她忽然意识到一件事,自己平时和丈夫丶两个孩子以及家人出行的时候都是需要两辆车。
徐欣皱了皱眉,再想俞兴拉黑调研机构的动作,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她决定这两天就带人跑一跑市场,如果市场不支持,自己就把资料摔他脸上!
如果市场支持,那就……
真理愈辩愈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