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最夸张的一把火烧了起来
「行,我明白了!」
朱建生略微思索了一下,终于下定决心开干。
自己上任也有一段时间了,要是再不搞出点动静出来,那些排名在自己后面的副委员,估计就要有小动作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不管是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朝代,都是如此。
朱建生虽然是学者出身,但也不是一点斗争经验都没有。
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那肯定得能够掌握局面才行啊。
要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很快的,朱建生就正式的行动了起来。
用粮食换取跟北极熊军工产品的合作。
用轻工产品跟北极熊展开贸易,消耗国内的库存,拉动机械工业委员会旗下的各个工厂的生产,同时换取北极熊那边的一些工具机等设备,为国内相关的工厂实现生产线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这种循环体制一旦确立起来,今后几年机械工业委员会旗下的工厂,日子都会好过不少。
那些挣到钱的工厂把利润腾挪一部分出来之后,能够让整体的局面出现很大幅度的改变。
而弄回来的工具机等设备,更是可以让更多的工厂完成升级。
要知道,这几年很多工厂都是因为外汇额度的限制,没有办法及时的采购到设备。
现在多了一条北极熊的路子,还不需要耗费外汇,可以直接以物易物的展开,那个好处可就大了。
论轻工业产品,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之后,华夏其实已经不太缺了。
而论重工业产品,北极熊那边就更加不缺了。
人家的工具机技术虽然没有办法跟德意志和东瀛最高端的产品一较高下,但是比华夏国内各个工具机厂的水平肯定是要高一大截的。
对于华夏来说,本身的工业体系就跟北极熊一脉相承,直接从它们那边导入相关的设备,技术人员熟悉起来都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
「老朱,我听说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下就把上级领导都给镇住了。」
「你这胆子还真是挺大的啊。」
邹渊今年也实现了职场的一个巨大转折,从首都科技大学校长的位置变为冶金部的副部长。
虽然跟朱建生类似,级别暂时没有变化,但是前途完全变得不一样。
他这种懂技术的人主管各个工厂之后,各种决策也不至于拍脑袋。
这也算是符合上级的一贯精神。
「没办法,时不待我啊。」
「兵器工业现在面临的困境,比你想像的还要大不少。」
「特别是在西南地区,许多兵工厂的日子都很难过。」
「我要是再不搞出点动作出来,估计许多厂的工资都要发不出来了。」
朱建生跟邹渊是老同学来着了,两人交流起来自然比较随意。
今天一起去上级部门开会,两人的位置恰好就在附近,自然要好好交流一下。
说起来,机械工业委员会和冶金部那边也有许多的交集。
毕竟下属工厂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许多都是冶金部下属的工厂生产的。
所以他们两个部门的负责人,经常有机会一起给上级进行汇报或者参加会议。
「你说的也是,虽然已经改革十年了,但是不少工厂那边还是没有转变思维。」
「大家都习惯了按照上级的指示去办事。」
「你这两个大的提议如果能够得到顺利的实施,至少可以给你们委员会下属的一大批工厂提供几年的缓冲期。」
「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转型升级。」
邹渊也是很了解情况的人,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跟朱建生在那里客套。
两人顺着这个话题深入交流了一下,都觉得非常有意义。
上级那边经过研究之后,很快也认可了朱建生提交的方案。
相关的动作,立马就开始从各个部门开始行动起来。
……
「谢尔盖耶夫,华夏那边传达过来的合作方案,你怎麽看?」
作为北极熊在华夏的大使,安德烈对两国的情况都算是比较熟悉。
潜意识的他就觉得华夏这一次的提议还是挺靠谱,挺务实的。
北极熊需要大量的粮食,需要大量的轻工业品。
而华夏这边有一些多馀的粮食,有许多各种品类的轻工业品。
并且如果有需要的话,各种服装丶罐头等轻工业产品,产能还能随时提升。
但是华夏缺少外汇,缺少足够的把各种产品卖到国际市场的能力。
这个时候双方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展开交易,绝对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我觉得这两个方案很有诚意,有必要尽快的跟国内进行汇报,并且说服国内同意展开行动。」
「初期哪怕是只有一点点成果,只要这种合作开始了,今后就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谢尔盖耶夫太熟悉安德烈了。
对方如果不同意华夏的合作方案,根本就不会问自己的意见。
现在如此正式的询问,其实就是想要从自己嘴里面得到一个肯定的答覆。
到时候就算是出了问题,安德烈也可以说是听了下面的人的建议。
反正事情成功了,安德烈是最大的功臣。
事情要是搞砸了,那麽黑锅就是谢尔盖耶夫的了。
「你说的没错,先小规模的尝试着合作一下,应该是没有什麽风险的。」
「比如华夏这边提到使用罐头来换工具机设备,或者使用服装来换钛合金等一些原材料。」
「我觉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甚至他们提到的希望使用粮食跟我们展开S300或者苏-27的引进合作,也不是完全不能商量。」
安德乐对华夏的军事实力是比较清楚的。
在他看来,就算是把北极熊的S300防空飞弹系统和苏-27战斗机卖给华夏,对方也是没有办法给北极熊带来多大的压力。
所以这个合作对于北极熊来说,完全是没有什麽风险的。
真的要说风险,那就是这两款产品今后有可能被华夏仿制了。
但是知道这两款产品技术难度的安德烈,却是并不觉得华夏有能力仿制出这两款产品。
「我也是这麽认为的。」
「晚点我就会结合华夏那边递交过来的合作方案,正式的提交一份建议合作书给到国内。」
谢尔盖耶夫看到安德烈主动的提到了S300和苏-27这种重点项目的合作,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了。
赶紧推着这个事情往前走吧。
……
「老朱,还是你的眼光好啊,那麽敏锐的感受到了北极熊的变化。」
「要不是对方那麽快就给出了积极的反馈,并且已经开始安排代表团跟我们洽谈具体的合作,我都不敢相信强大的北极熊,如今已经开始变得虚弱起来。」
周建现在是机械工业委员会的负责人,他跟朱建生也算是认识多年了。
如今作为搭档,合作起来也是很顺利。
他今年年底就差不多要退休了,除非还能有机会更进一步。
这个时候,他自然是乐意支持朱建生做一些冒险的大动作。
成功了,他说不定也能跟着沾光,然后上个半级在其他位置继续做贡献。
失败了,他也没有什麽损失,无非就是正常退休而已。
反正退休的待遇也不可能会有什麽下降。
「盛极而衰,北极熊那边这些年积累了不少的问题。」
「以前经济的高速发展掩盖了一些问题,现在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停滞,甚至是后退,许多问题就变严重了。」
「北极熊的变化也说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完全正确的,必将取得成功。」
朱建生的这个回答,不管是放在什麽场合都是没有问题的。
偏偏这话还是实话。
「确实如此,这一次红场事件发生之后,必然会导致北极熊民众对他们所谓的强大军事实力的威望和信任程度。」
「这种信任下降迭加其他的问题,很可能会发生一些超出大家想像的事情出来。」
要是江辉在这里听到周建的话,估计会大吃一惊。
他这个过来者是啥都懂,但是周建不一样啊。
单纯的从这些信息里头就能推断出将来可能会发生超出大家想像的事情出来,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要知道,现在是1987年,只是再过几年,北极熊就灰飞烟灭,成为了历史。
这个事情放在现在,完全是没有任何人会相信的。
就算是美利坚这个宿敌,也不敢做这样子的美梦。
偏偏这个不可能,最终成为了可能。
「是的,我也是通过各种公开的信息来整理分析,结合我们这边的一些情况,得出今年的北极熊已经在经济丶政治丶军事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显露出颓势。」
「我们主动伸出橄榄枝跟他们合作,对方没有理由拒绝。」
「这是双赢的合作。」
朱建生现在越来越佩服自己女婿的方案。
了解的信息越多,越是知道这个方案的妙处。
而北极熊那边的积极反馈,也无疑是证明了江辉之前各种说法的正确性。
这更加坚定了朱建生落实这几个提议的决心。
「是的,这是双赢的选择。」
「不过我们需要的各种设备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