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是必须要拿下的,而且会很轻易,这是天下人的共识。
因为中原无险可守,丢掉只是早晚的问题。
否则的话,袁绍也不会暗中将青州的百姓转移到两淮之地了。
但是正常手段想要拿下中原,损失只怕不会小。
因为袁绍和曹操很清楚中原难守,为长远计,他们绝对会榨乾中原最后一丝精华,再将之做成一个大炸弹扔给田泽。
而郭嘉的计策高明就高明在,以不攻而取中原。理论上完全有可能在不损伤中原元气的情况下完全将之掌控。
毕竟袁绍和曹操都是枭雄,而且心怀天下。
他们可以在中原掳掠,甚至是大肆屠城,但这无疑是再一次对自身威望极大的打击。
汉人重名。
若是原本历史轨迹中的那个彻底残破的汉末乱世也便罢了,就是屠城都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但现在在田泽的控制下,各路诸侯征伐不断,整体的秩序却诡异的趋于平稳。
仿佛就像是田泽和袁绍等人开战,涉及的只有军队,对于百姓几乎没有什麽影响一般。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这种情况下打破道德底线,那无疑是自掘坟墓。
都不用田泽自己动手,袁绍等人麾下就会陷入不断的内乱。
所以,哪怕袁绍和曹操并不在乎百姓的性命,心思再怎麽狠辣,也只能装成贤君之样。
田泽因仁义而自缚手脚,带来的影响比很多人想像的还要大得多。
「由谁领兵?」
对于程昱和董昭的建议,田泽微微点头,随后又问出了此言。
一时间,众文武便开始议论纷纷。
「陛下,臣以为子龙和子义将军擅长骑兵作战,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董昭建议道。
田泽麾下五大帅才,徐荣要坐镇河北,关羽要威慑袁绍,张辽要驻守凉州丶攻伐益州,张合要镇守司隶,徐晃却又不以骑兵为长,而且最好留于青州以备万一。
因此在董昭看来,还是从诸多将才中挑选为好。
在西凉之战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赵云和太史慈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然而,程昱却有着不同的见解。
「陛下,臣以为,还是由公明统领骑兵最为合适。」
「哦?为何?」田泽问道。
程昱沉声道:「公明虽不长于大规模骑兵作战,但是其用兵最大的特点就是军纪严明丶沉稳有度。」
「此战的难点不在于作战,甚至可能鲜少有战事,骑兵的作用更侧重于牵制分割,重在彼此勾连配合丶临机应变。而这,恰是公明的长项。」程昱说道。
能够位列五大名帅,徐晃的实力绝对是经得起衡量的。
只不过是因为田泽麾下士卒本身素质便极高丶组织力较强,才使得徐晃的能力显得并不那麽突出。
论起组织力,徐晃不差臧霸多少,而且在大局观和大规模作战指挥方面,更是远胜后者,天生就是为大战役而存在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