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
李琳见到张纯丶叶诗韵丶麻晓娇丶袁倾城后,跟她们说:「我见到赵佶了。」
「怎麽样,他还有挽救的可能吗?」叶诗韵问。
「养尊处优,轻佻浪荡,见硬就软,向太后说不见他,他立马就乖乖滚蛋,一点骨气都没有,比赵俣差远了,也难怪他会搞出来靖康之耻。」李琳毫不留情,甚至有点刻薄的评价道。
「我再重申一遍,我绝不同意赵佶当这个皇帝!」李琳又说。
感觉这麽说,还是不能表明她坚决的态度,李琳直接把话说绝:「我感觉,我来这里的使命之一就是,阻止赵佶当上皇帝,和阻止靖康之耻发生,如果真不幸还是让赵佶当上这个皇帝,我就去南方投方腊,帮方腊打败赵佶,再帮方腊打败金人。」
「方腊起义是1120年,还得二十多年,你确定你能等这麽久?」张纯提醒道。
得知方腊还得这麽长时间才会起义,李琳一脸失望,她问:「那宋江是在这个时期起义吗?」
「宋江起义是1119年,比方腊起义只早了一年,也得等二十年。」张纯说。
「那别人呢,近几年难道一场起义都没有?」李琳不死心地追问。
「两宋时期一共爆发过433次农民起义,平均每年1.5次,近年来肯定也有起义,但这些起义的规模和影响全部小到史书上都懒得记一笔的地步,可见他们根本就成不了气候。」张纯说。
李琳听了,只能打消加入义军的想法:「那我就支持赵俣,他要是能取代赵佶当上这个皇帝最好,他要是取代不了赵佶,我就帮他造反。」
「宋朝的王爷没有兵权,也不能参政,根本就不具备造反的可能性。再说,就算咱们想帮赵俣造反,也得赵俣先有反心啊。」张纯说。
「要是赵俣不行,我就自己想办法起义或者造反,反正我是绝对不会让赵佶当上这个皇帝的。」李琳说。
麻晓娇也嚷嚷道:「对,咱们宁可推翻北宋,也绝不能让赵佶当上这个皇帝,靖康之耻也太丢人了,要是让它发生了,咱们几个不是白穿越了?」
叶诗韵和袁倾城也表示不能让赵佶当上这个皇帝。
原本张纯还在考虑,要不要顺势而为,尝试接受赵佶,帮赵佶改变靖康之耻,甚至帮赵佶在那个难得的历史大机遇下完成真正的大一统?
李琳四女不知道,熟知历史的张纯怎麽可能不知道,赵佶虽然有穷奢极欲丶重用奸佞丶刚愎自用丶好大喜功这些臭毛病,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很多普通人想像的那麽不堪?至少靖康之耻不能全都归咎到他身上。
在张纯看来,靖康之耻的最大责任人应该是宋钦宗赵桓,要不是他刚愎愚蠢丶胆小懦弱,内斗内行丶外斗外行,在金人南下之际,战和不定,导致金军兵临城下,又自私自利,禁止宗室外逃,靖康之耻肯定不会发生。
还有宋高宗赵构,在靖康之耻发生时,他手握几十万大军,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老爹丶老妈丶妃嫔丶五个女儿丶全部宗族被金人捉到金国百般凌辱,而他则一心逃跑,只顾自己苟活和享乐,不思营救和报仇。
准确地说,应该是赵佶丶赵桓丶赵构这父子三人联手搞出来的靖康之耻。
不过政治就是妥协和团结的过程。
既然李琳四女全都讨厌赵佶,非要换掉赵佶不可,赵佶也真没什麽可惜的,张纯下定决心道:「对!为阻止靖康之耻发生,咱们必须换掉赵佶这个始作俑者。」
顿了顿,张纯又说:「至于怎麽换,等我见过赵俣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