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元日七天假,阖家团圆的日子就是在正月初二,皇家也是如此,因为公主们这天也要回娘家。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女性在唐朝的地位是很高的。
李瑁今天将右金吾的事情都交给了韦妮儿的哥哥韦光宰,如今顶上了杨话留下的缺,已经是右金吾长史了。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老李家一家团圆,只有李瑁是孤身一人来的,因为他媳妇在坐月子,像这种场合,只有正妻可以参加。
所以会显得他非常尴尬,因为贵妃也在,而贵妃原本是他的媳妇。
大殿内的表演,是基哥去年创作的一篇乐舞,杂颗了伊州曲和凉州曲的风格,属于河西长期合的「清商化」法曲。
李瑁大概能猜出,应该是霓裳羽衣舞的雏形了。
李隆基坐在主位上,手臂忽高忽低的轻拍着,极富节奏,虽然手里没有拿着他那支鼓槌,但毫无疑问,他是在指挥。
此曲长达半个小时,表演者全都是梨园子弟,可谓精英中的精英,自然使这篇舞曲给人以极为震撼的感觉。
一曲过罢,李隆基开始挑了几处其中的毛病,便让舞者们都下去,只留下乐工,弹奏着一些轻快喜庆的曲目。
这些乐工极为有眼力,只要圣人说话了,他们就会修然停下,圣人一闭嘴,
就会从刚才断了的节奏重新续上,简直神乎其技。
「朕虽年长一岁,儿孙们亦成长一年,祖宗基业还是要靠你们的,」
李隆基开始说话了,只见他一脸慈祥的望着满堂儿孙,道:
「已经成年的皇孙,朕这里早有安排,力士,说予他们。」
高力士微笑点头,随后笑呵呵的看向众皇子,道:
「祖宗庇佑,我皇室开枝散叶,去岁新添三丁,隋王瑁长子李佶,延王三子李惊,济王环三子李俱,圣人的皇孙已经增至三十七人,百孙之愿,不远矣,
今为天宝元年,圣人将册封几位成年皇孙,太子次子李儋,册封南阳郡王,庆王次子李俨,册封新平郡王......
一股脑册封了七个人。
李瑁的儿子肯定还没份,因为太小了。
儿子被封王的那几个,纷纷站出来叩谢父皇,其他人则是开口道贺。
这是非常虚伪的一场家宴,各怀鬼胎。
李瑁完全将自己变成了一个透明人,只想着赶紧熬过去,去长安城里巡查,
可比在这待着舒服多了。
这场宴会不会持续很久,大概傍晚时分就会结束,基哥是不愿意将晚上的黄金时间浪费在儿女身上的,他的儿女也是这样想的。
因为在他们眼中,基哥已经跟后爹没什麽两样了。
有后妈就有后爹,杨贵妃现在就是后妈。
李隆基也是兴致颇高,下来与孙子们在一起玩闹,场面看上去非常温馨,但很多人都明白了,这不过是父皇安抚他们的手段。
杨贵妃也与一众公主们低头聊着天,言语欢笑,似乎相处的还不错。
「十八郎怎麽无精打采的?」荣王琬趁着殿内欢快的情形,举杯走了过来。
「嘘!」李瑁赶忙提醒他别乱说,阖家欢乐的时刻,怎麽能用无精打采这四个字呢?
「乏累了,我昨晚巡查一夜,至今还未合眼呢,」李瑁道。
李琬恍然道:「哦,这可是真是劳累了。」
说着,他面部表情不改,低声道:
「你今后在外低调一点,太张扬了,会有人看你不顺眼的,我不好多说,你心里有个数。」
「明白明白,」李瑁点头笑道:
「六哥的嘱咐,弟会记在心里的。」
李瑁知道他在提醒什麽,人家与他们才是亲兄弟,不会明着出卖,能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够意思了。
像今天这样的场合,虽然太子与李琮不对付,但还是会装模作样的过去聊天说笑,神态极为夸张,不过却超级自然,怎麽看都是真情流露,实际上都是虚与委蛇。
整个大殿内,充斥着欢声笑语,粉饰着李唐皇室最虚伪的亲情。
李琦刚凑过来,结果正殿方向吴怀实进来了,大家并没与停止当下的动作,
但心神却被吴怀实给带过去了。
因为吴怀实的级别,在今天的场合,奏报的一定是大事。
而吴怀实却没有第一时间去圣人身边,而是径直朝着高力士去了,低声耳语几句之后,明显能感觉到高力士有种释怀的轻松。
接着,高力士便去了圣人那里,眼下圣人正坐在下面的席位上,与贵妃丶咸宜丶永宁丶信成公主等人聊着天。
听罢高力士的叙述之后,李隆基没有任何表示。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李隆基移座至太子那边,而高力士也过来低声跟李瑁说了几句,李瑁赶紧起身过去。
六个亲王,眼下呈环形围绕在李隆基身边,人人脸上挂着笑容,一副父慈子孝的和谐场面。
「安人城失而复得,朕都不知道是该处罚皇甫,还是不处罚了,」李隆基笑呵呵道,语气非常随意,像是在崂家常一样。
太子听到这句话,心里长长的松了口气,谢天谢地,你可算是拿回来了。
不过面子上,则是万分震惊,骇然道:
「安人城......丢了?」」
你特麽就装蒜吧,老子都知道,你不知道?庆王琮撇了撇嘴。
他这个人,以前也是和光同尘的,行事非常低调,不显山不露水,有一段时间,甚至特别恭迎太子,但是眼下,李林甫大权在握,势必要拉太子下马,这样的形势之下,他难免也动心了。
不过他并不打算自己上,而是从自己的两个亲弟弟里面挑一个,扶持他们上去。
他是不行了,脸上的疤痕太恐怖,又没有亲生儿子,五个儿子全都是废太子瑛的,没有继承权,所以不会有人支持他。
李隆基笑道:「是丢了没错,不过在八天前,已经拿回来了,他是你的人,
朕因此而放心用之,不如太子来说,朕该不该处罚?」
「该罚!」
这还用说,李绍总不能说不罚吧?毕竟老爹明摆着不高兴,你不主动承担责任是不行的。
永王李听到这里,赶忙道:
「皇甫是父皇的臣子,太子对皇甫只有举荐之情,绝无知遇之恩,恩情都在父皇这里。」
李绍一愣,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大嘴巴子,方才心急之下说错话了,于是他赶忙弥补道:
「十六郎说的对,皇甫是父皇的臣子,与儿臣并无交情。」
李隆基微笑摆手道:「现在是朕的臣子,将来自然就是你的臣子,都一样的,朕选贤良,说到底,还是替你选啊。」
李绍这次不会上当了,赶忙道:
「父皇春秋正盛,正值改元,自该率领儿臣们再造一番新气象,儿臣也是您的臣子,与皇甫并无二致。」
李瑁一直在安静的听着,眼帘下垂,盯着基哥的袍服,不与任何人对视。
说出去的话,是收不回来的,太子半辈子都在被他亲爹恐吓,胆子都吓小了,战战兢兢的,说错话也是难免的。
搁谁也是如此,李隆基压根不是在培养接班人,而是在频繁的打击接班人心里素质差点的,早崩溃了,李绍这都算是能熬的了。
谈话期间,但凡视线与基哥对上的,都会被基哥问一句:「你觉得该不该罚呢?」
这下好了,都开始学李瑁了,眼神只往下看,一个个低眉顺眼的。
「十八郎,」李隆基淡淡道。
得,躲不过去啊,李瑁抬头道:「父皇......『
「你觉得呢?」李隆基道。
李瑁故意偷警了太子一样,李绍一愣,你特麽看我干什麽?都是些什麽东西?全都在害我。
「你看他干什麽?怎麽?担心太子给你穿小鞋?」李隆基皱眉道。
李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儿臣以为,不该罚,此时处罚于战事不利啊。」
「废话!」李隆基皱眉道:
「难道朕不知道,这个时候不能罚吗?嘶~~你是不是在装傻啊?」
李瑁一脸无辜道:「儿臣没有啊,军机大事,儿臣实在是不懂啊,是非对错,也很糊涂,不懂的事情,儿子也不敢乱说啊。」
「呵呵......」李隆基冷笑一声,看向其他儿子,道: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瞧见没?他比你们都聪明。」
我日你奶奶的的嘴,李瑁心里大骂,又挑拨是吧?
果然,李琮冷哼一声,道:
「儿臣以为,十八郎确实无高明远见,他自小不爱读书,学业在诸兄弟中,
属于中下,不懂也是正常的。」
「大哥说的是,」李瑁赶紧配合道。
李隆基笑了笑,手托着膝盖就要起身,李绍和李瑁动作最快,赶忙上前扶。
李隆基慈爱一笑,看向兄弟两人,道:
「朕对汝二人寄予厚望,莫要辜负,望今后互勉之。」
李瑁面带微笑,心里恨不得上去给他一个抱摔,再来一记旋风腿直端面门。
这个小老头,太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