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陇右道采访处置使(1 / 2)

第162章 陇右道采访处置使

严丶裴丶卢三人,是李瑁可以知晓国政大事的三条渠道。

但这三个人也不是什麽都跟你说,严会告诉你这个,裴会告诉你那个,

反正他们仁,愿意让李瑁知道的东西都不一样。

这是一种展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李瑁需要彰显自己的价值,让三人看到,三人也想彰显自己的能力,让李瑁清楚。

说白了,都是为今后的各取所需打基础。

裴耀卿这条线,李瑁肯定是要维持的,崔再过二十年,也达不到裴耀卿的水平,所以倾向于谁,一目了然。

至于冯用之请李瑁帮忙的原因也很简单,解铃还须系铃人,崔的问题,只有杨玉环能解决。

李瑁劝说杨玉瑶去办这件事,非常容易。

因为崔在万年县衙被排挤的事情,杨玉瑶是知道的,李瑁只需引导她,秘书少监也是非常不错的职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秘书省三大佬,就是秘书监和两个秘书少监,这个部门的任命,其实比较倾向于文学水平,崔无疑在行政方面有短板,但其博览群书,在文学底蕴上,是具备进入秘书省资格的。

让他做万年县令,反倒是艰难重重。

杨玉瑶很容易就被李瑁说动,于是便进宫去跟她的妹妹打招呼。

接下来的日子,李瑁每天都会与韦妮儿打扑克,他对韦妮儿的第一印象,便觉得对方像极了小百花的李yuniao。

珠圆玉润,长了一张国泰民安的脸,就是那什么小了点,不过无所谓,

生过孩子之后会有变化。

不得不说,韦家每隔几年,族内就会产出一位,一眼就让人觉得只能嫁入皇室的潜力股。

时间过的很快,七月十五中元节就快到了。

整个长安都在疯传,圣人会在祭祖的这一天,册封杨玉环。

这是事实,尚衣局,已经在赶制杨玉环的礼服了,至于是什麽级别的礼服,眼下还没有对外公开。

很多人都对杨玉环究竟会是什麽名分,而感到好奇,三夫人惠妃丶丽妃丶华妃,应该不要想了,可是看圣人对其宠爱程度,又好像肯定会封个妃。

只有上层一些人物心里清楚,圣人会在中元节那一天,恢复后宫旧制,

一举册封贵妃。

但是在此之前,发生了一件大事。

李林甫也顾不得他腿脚不好,被家仆抬上步,紧急前往兴庆宫,同时召集一些中枢要员往勤政楼,参与议事。

因为这则来自西北的消息,他是第一个收到的。

事关重大,不得不入宫觐见。

勤政楼,李隆基在看完那封奏报后,缓缓合上,不发一言的看向殿内诸人。

李林甫脸色凝重道:

「李楷洛死的太蹊跷了,刚到凉州的第二天,巡视边防从马上摔下来,

被战马踏死?一辈子征战沙场,能在战马上睡觉的人,怎麽可能从马上摔下来?」

殿内众人皆是心情沉重,因为只有他们知道,李楷洛的任命,背后的原因是什麽。

而李隆基在所有人的脸庞上审视,其实就已经很明显了,这里有人泄露消息,以至于盖嘉运警觉,做掉了李楷洛。

那麽接下来,吴怀实和李光弼,已经不用再去河西了,去了就是送死,

「年纪大了,若前夜酗酒,也不是没有坠马的可能,」李隆基淡淡道。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这件事他不认也得认难道直接发文指责盖嘉运,人是你杀的?

事情不是这麽办的JPyo

殿内众人也比较认可圣人的处理方式,牛仙客叹息一声道:

「臣在河西的部下,这几年来被盖嘉运换了个遍,如今河西的消息,我们只能从盖嘉运口里知道,这个时候,不宜怪罪,应派人接回李楷洛的尸身,安排后事。」

李隆基面上波澜不惊,实则内心震怒非常。

对付盖嘉运,他只跟眼前殿内的这些官员提过,巡查河北的张利贞,眼下还没有对盖嘉运的那几个下属动手,对方不可能这麽快警觉。

那麽问题只有一个,在座的这些人里面,有人漏泄消息。

还是朕大意了,以为盖嘉运在中枢没有根基,没曾想还是布置有人啊。

这个人是谁,李隆基只会让李林甫暗中去查,不会在这里挑明对众人的怀疑。

严挺之目下,无疑非常紧张,因为这件事,他对李瑁说了。

但仔细想想,李瑁不会帮盖嘉运,而且李也绝不是那种乱说话的人十王宅里历练过的,口风紧的要命。

严挺之思来想去,目光在对面的裴耀卿脸上偷偷一警。

「好了,事情也没有那麽蹊跷,诸卿也不必妄加揣测,右相留下,你们都退下去吧,」李隆基淡淡道。

「臣等告退,」众人纷纷退走。

等人都走后,李隆基一脚踢翻面前的方几,几上的公文散落一地:

「给朕查!究竟是谁漏泄。」

高力士赶忙上前收拾:

「圣人息怒。」

李隆基顿时开骂,道:

「让朕如何息怒?连朕派去的观察使他都敢动,他是不是还想造反啊?

窃任封疆,目无朝纲,敢跟朕玩这一套?」

李林甫也赶忙道:

「越是如此,河西的事情越是需要谨慎,一个处理不好,真要出大问题,李楷洛坠马而死,这事是查不清楚的,以此给盖嘉运定罪,也站不住脚,目前看来,河西已经是铁板一块,要更换盖嘉运,需以雷霆手段。」

牵扯这种大事,高力士是会掺和的,只听他道:

「不能任由河西这样下去了,否则会失去控制,老奴奏请派一干臣为采访处置使,巡查河西丶陇右,联络皇甫惟明及王,施以计谋手段,拿下盖嘉运。」

唐朝的使职官员有很多,除了节度使,其它大多都是临时性质,比如这个采访处置使。

这个职位名称多变,贞观年间叫安抚使,武则天年间置十道巡查使,李隆基改为采访处置使,名义上,是一道最高行政长官,其权力仅次于行政与军事一体的节度使。

大唐律,凡设节度使之处,亦兼任采访处置使,也就是说,节度使现在,基本都兼着处置使,掌一道刑名按劾之事,考核吏治,按举州县,一年一替。

高力士的意思,是直接设置陇右处置使,陇右道涵盖范围极广,包括了陇右丶河西丶安西等地区。

也就是说,这个职位等于暂时收回盖嘉运和皇甫惟明及安西丶北庭节度使的行政权,将这个人选的行政职权凌驾于四大藩镇之上,方便联合各州主官,采取办法,处置盖嘉运李隆基颇为意动,现在要收拾盖嘉运,只靠朝廷是不可能了,陇右和安西那边必须配合。

否则狗急跳墙,盖嘉运一旦发起兵变,没有其它藩镇压制牵扯,长安都会遭受威胁。

李林甫点头赞同道:

「盖嘉运任职河西不过三年,再怎麽更换自己人,河西终究还是心向朝廷的,但就怕其蛊惑将土,酿成巨灾,所以高将军的建议,臣完全赞成,臣举荐牛仙客,出任陇右道采访处置使。」

李隆基皱眉道:「他能行吗?他本来就做过河西节度,他如果去,盖嘉运的疑心更大,难免兵行险招,不合适的。」

「确实不合适,」高力士愁眉苦脸道:

「这个人选需要好好斟酌啊,要具备绝对的威望,还能够代表圣人,这样一来,盖嘉运就算想乱来,河西将士也未必愿意追随,我们现在要做的,

是以最小的损失拿下盖嘉运,绝不是要逼其反抗朝廷。」

李林甫闻言,沉吟半响后,道:

『河西之地,只有臣与萧嵩曾遥领节度,他年纪大了,去不了,臣担着国事,也去不了,是不是......

李隆基皱眉道:「是不是什麽?」

「太子去一趟?」李林甫试探道。

李隆基顿时变脸:

「你怎麽不说朕亲自去?这种事情,也需劳驾储君?」

高力士一愣,脑子里顿时想到了一个人选,但他又觉得,圣人多半不会允许。

李隆基看出高力士的犹豫,皱眉道:

「你有什麽想法就说,这是在议事,有什麽顾忌的?右相都敢举荐太子,难道你能比他更离谱?」

李林甫顿时装出一副汗颜的样子,他是故意推荐太子的,因为他脑中的人选,跟高力士一样。

高力士缓缓道:

「此人若去,需使边疆将士知晓,他是带着圣人交付的使命而来,那麽盖嘉运的任何蛊惑手段,都不会让将士们尽信,降低了藩镇儿郎兵变的风险,此人还要具备一定威望,足以震皇甫与王,那麽这个人选,最好是皇室贵胄。」

李隆基嘴角一抽,迅速转头看向李林甫。

他已经猜到,这两人心目中的人选,应该是同一人。

朕的好儿子。

十八郎已经混到这地步了?这麽重要的任务,高力士和李林甫认为他能完成?

你还别说,李瑁如果去,那麽任谁都知道,他是可以在藩镇代表朕的,

皇甫和王也没胆子违抗李瑁的命令。

如今出嗣,倒也不是不能去,他就是担心十王宅剩下那些人,不服气,

又搞出什麽么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