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1 / 2)

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

崔圆下狱了,左监门府从七品下的直长长上。

六月十五,就在韦妮儿嫁入隋王宅的前一天,被大理寺抓了,罪名是交构隋王,胡乱言语。

告状的是武阳县开国侯,秘书少监独孤明,抓人的是大理寺丞韦见素。

同一时间,李瑁也被请入大理寺问话,一时间,长安无数权贵开始全身心关注着这场事件的动向。

李瑁一点都不忧,虽然他也知道,有罪没罪,看的不是真相,而是博弈,但他非常清楚一点,基哥不会让他出事。

清楚这一点,就没人能将他怎麽样。

不过这样的小风波,还是颇为麻烦的,可见得罪了人,人家是不会让他舒坦的,专挑与韦家结亲的前一天,这不就是恶心人吗?

大理寺在皇城的最西边,紧邻将作监,所以李听说李瑁被带来问话,

也是第一时间与一帮过来看热闹的官员议论着。

这件事确实新鲜,因为大理寺在整个开元时期,就没有进去过亲王一级的人物,三庶人之案也没有,人家那仁没有经过任何司法部门,直接就被基哥判的。

大理寺乃刑狱重地,被认为杀气过盛,生人不宜靠近,以免沾染阴秽。

所以大理寺的官员都有一个习惯,身上总是带着一些道家的辟邪之物这是其它部门没有的。

因为大理寺管审查丶禁囚丶断狱丶刑杀,而刑部是负责审议大理寺上交的案情,详覆定论,虽然刑部也有大狱,但是刑部杀的人,没有大理寺多。

原因就在于,进了刑部大狱的,一般级别都比较高,很多都不会判死。

阴森森的大堂,李瑁坐在正中间,前后左右共有二十馀名各司官员,有记录的,有五听官,有刑部陪审的,有监审的内侍,还有张均那个王八蛋。

张均坐在正首位置,背后是一整面的汉白玉墙壁,上面雕刻看象徵司法公平和公正的神兽「」。

因其形似羊,黑毛,头上有独角,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是大理寺守护神兽。

一名官吏为李瑁端来茶水,

「大理寺的茶水,发苦,隋王应是喝不惯的,」张均冷冷道。

李瑁抬起手,直接便将面前的茶水泼在地上:

「那就不喝。」

两人的初次对话,便剑拔弩张,堂内的气氛本就严肃,现在好了,肃杀之气更浓。

李瑁现在的敌人,大约便是张氏兄弟,窦氏一家,还有独孤家,以及他的一些兄弟姐妹。

这都不好惹,也就是他了,换了别人,早被乾死了,因为李瑁也不好惹。

「咳咳......」大理寺少卿徐娇清了清嗓子,道:

『有人弹劾,隋王以巡查禁中之机,结交禁军,时常与其私下会面私谈,可有此事?」

李瑁皱眉道:「你是谁?」

徐娇笑道:

「司法审案,不得询问法官姓名,我也没有告知的义务,隋王需知。」

确实有这条律法,本意是保护司法官员,免得让人家知道来历,背地里报复。

李瑁笑道:

「宗室成员,卑官不可问话,你身上穿着的是绯红官服,也就是四五品,我是从一品,你审问不了我。」

徐峤一愣,你要这麽较真的话,我感谢你啊,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坐在对面的另一位少卿,戴国公李道邃。

这就是为什麽大理寺一般会留一名品级至少是正三品的官员,为的就是审问像李这样的高品级官员。

李道邃人家的本职是左骁卫大将军,大理少卿是兼任,

审问李瑁,无疑是一个苦差,谁也不愿意干,因为大家都知道,以一个监门卫下面的小官为由,判一个皇帝的亲儿子,成功的机率微乎其微。

判不了,那就得遭人报复。

李道邃呵呵一笑,道:

「隋王何必较真呢?这位是徐少卿,赠太子少保丶崇文馆大学士丶集贤殿学士徐坚之子,徐少卿也兼看集贤殿学士,父子相次为学土,自祖及孙三世为中书舍人,时论荣之,隋王应该是听说过的。」

「噢......原来如此,」李瑁点了点头,看向徐娇:

「司法务求严谨,卑官就是卑官,本王对徐少卿绝无偏见,他们不敢问话,才推你出来挡箭。」

2c

「呵呵......」张均冷笑道:

「隋王口气不小,《史记天官书》载:斗魁四星,贵人之牢,日大理,

大理寺审的就是像隋王这样的贵人,你凭什麽觉得,我们不敢呢?」

李瑁抬手指向对方,道:

「那就你来审,我今天只回答你的问题。」

说罢,李又看向负责记录的文吏,道:

「详细过程,一个字都不能写错,但有错处,便是诽谤亲王。」

那名文吏握笔的手一抖,只觉身上的汗毛都立起来了。

李瑁心知,张均对他意见不小,由对方问话,必然带有偏见。

而此番审问过程的记录,必然会交给中书门下和基哥过目,张均的审词但凡带有一丝成见,人家都看得出来。

因为正常情况下,李瑁这个级别犯事,是皇帝直接过问,根本不经大理寺。

那麽今天既然出现在大理寺,显然,张均也掺和其中。

张均心知别人奈何不了这个刺头,于是向五听官要来了问卷案录,仔细浏览一遍后,就要问话,出于本能,拿起惊堂木这麽一拍。

「啪!」

李瑁故作吓了一跳,脸色一变,直接掀翻了面前的方几:

「你吓唬谁呢?」

张均一愣,没想到对方这麽蛮横,完全就是在旁枝末节的地方插科打浑,案子一句还没提呢,你倒是张扬舞爪半天。

这小子城府深沉啊。

案子为重,老子不跟他计较。

不用张均打招呼,早有小吏过来收拾地面,而张均则是将惊堂木推远了一点,免得待会又顺手,拿起来拍一下。

「清河崔圆已经交代了,私下与你共有五次见面,分别在......五个地方,你一个嗣王,结交监门卫,所图何为啊?」张均问道。

李瑁笑了笑:「自然是打算造反了。」

嘶...:.大堂的空气,仿佛都被官员们这一口倒吸的凉气,瞬间给吸光了。

一时间,人人膛目结舌,谁也想不到,能从李瑁嘴里听到那两个字。

张均也是一脸懵逼,别啊大哥,我可没打算给你定这个罪啊。

李道邃苦看脸劝道:

「有什麽就说什麽,隋王何必为难我们呢?你这麽一说,事情可就大了,不是我们大理寺能管的了的。」

「谁能管得了,就找谁,」李瑁扫视众官员,笑道:

「我就是打算造反,买通崔圆,就是让他给我开门,既然你们管不了,

上报中书门下吧。」

任谁都听得出,李瑁这是胡搅蛮缠,目的也很简单,让大理寺不能审他管人家是不是阴阳怪气,但人家嘴上确实是这麽说的,也被记录在案了,造反这种事情,确确实实不归大理寺管,他们也管不了。

张均瞬间慌了神,因为这样一来,他没办法再接着问下去了,问什麽?

你打算什麽时候造反?步骤如何?人都安排好了?

圣人没有特批的情况下,这不是他能问的。

「隋王言重了,此二字休要再提,」张均赶忙找补道:

「诫宗属制,你比我们都清楚,交构官员,胡乱言语,这是宗法所不容的,本官并没有说隋王有不臣之举,你不要混淆视听。」

李瑁摇了摇头:!「不不不,我就是要造反,赶紧将我交上去吧。」

张均嘴角一抽,这个王八蛋故意乱扯,就是不想让我审他。

「算了算了..!...」大理中丞韦见素无奈道:

「还是上报中书门下吧。」

人家这是帮忙呢,他知道张均因为严武的事情,看李瑁非常不爽,带有私人偏见,容易给李瑁乱扣帽子。

而李瑁的案子一旦进入中书门下,肯定啥事没有。

李林甫不可能办李。

本来不是多大点事,但你真要闹大了,它也不小,但看目前的形势,韦见素又很清楚,大理寺动不了李瑁。

圣人没那个意思,谁也动不了。

「案子还没审,就上交书中门下,」张均冷笑道:

「大理寺成摆设了?邦国折狱详刑之地,案子有这麽办的?」

说罢,他看向李瑁,沉声道:

「崔圆已经交代了,你私下结交李彦允,本官没有冤枉你吧?一个七品官如果算不上交构,从五品上的金部郎中,这算交构了吧?」

李道邃和徐娇同时皱眉,李彦允是金部主官,今年乃多事之秋,没有右相同意,户部的官员是不能牵扯的。

崔圆已经审问过了,李瑁曾经帮忙让其做中间人,见过李彦允一次。

但只是一次,还是在兴庆宫外,百官面前,这也算交构的话,实在是太牵强了。

李瑁闻言,猜到崔圆这小子一定是挨打了,虽然他和崔圆认识不久,但大致对其性格有一个判断。

不是被用刑,李彦允的事情崔圆都不会说。

大唐自武则天时期重用酷吏以来,五花八门的刑法层出不穷,到如今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被发扬光大了。

因为管用啊,刑讯逼供目前为止,一直都是最有效的审讯手段。

李瑁淡淡道:

「崔圆无论说了什麽,我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