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最将风味念家乡(1 / 2)

第155章 最将风味念家乡

李瑁踏入偃月堂的那一刻,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不是因为他帅的亮瞎人眼,也不是他的气质让人目不转睛,只是因为这座偃月堂,没进来过亲王。

裴耀卿第一时间起身,挪了下位置,请李瑁坐在他的上首,以至于也已经起身,准备让位置的牛仙客,尴尬的又坐下了。

至于杨玉瑶,则是一直跟着李瑁,坐在了他的背后。

「先要恭贺隋王了,王妃有孕,孺人增册,王宅多子多孙就在眼前,」牛仙客笑呵呵道。

李瑁进来的时候,就在偃月堂外的回廊见了不少大官,但是能坐在偃月堂的,无疑级别更高。

四五品的都没有几个,大多为三品,大唐的职事官,最高就是三品了。

李瑁微笑道:

「上次见左相,已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今日再见,您老当益壮,不减当年啊。」

「老了老了,」牛仙客微笑摆手:

「身子骨已经是大不如从前,倒是隋王风采依旧,比之从前更胜。」

接下来,其他人也纷纷与李瑁打招呼,这样的场景极为罕见,好在大家都是老戏骨,应付这种场面绰绰有馀。

反正人是右相放进来的,圣人不悦,也不会冲着他们来。

卢奂则是一副完全与李瑁不熟的样子,只是略微的点了点头,便算是打过招呼了,而韦陟,则是一直在偷偷的打量李瑁。

人家娶了他们家的闺女,韦陟自然对李瑁分外好奇了。

李林甫一直等着大家寒暄过后,这才看向李瑁:

「隋王今日到访,找我家四郎有事?」

「奉旨办事!」李瑁点了点头。

这四个字出,别说李林甫等一众高官错了,就连他背后的杨玉瑶也是一脸懵逼。

你这张嘴是真敢说啊,圣人确实是让你帮我,这没错,但这不是旨意啊,只是授意而已,你能不能不要这麽高调?

韦陟愣道:「隋王可否详说?」

中书省是专门管圣旨颁发的,每一道旨意都要经过这里,才具备法律效力,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圣人特赐。

但是呢,特赐,中书省这边事后也需要备案,所以他有此一问,是正常的。

李瑁微笑摇头:

「现在还不能跟紫薇郎说,时机合适了,再告诉你。」

韦陟点了点头,将这件事记在心上了,他肯定不会认为李瑁假传旨意,

眼下坐在偃月堂的,随便一个都有直接面圣的资格,没有人敢当着他们的面乱说话。

李瑁看向李林甫,笑道:

「听说右相风湿犯了?您老还是要多顾及自己的身体,中枢可不能没有您啊。」

这一句话,无疑将李林甫捧的很高,但实际上,人家就是那麽高。

李林甫叹息一声,低头看了看自己盘坐的两条腿「年轻时候不注意,惹了风疾,到老了受折磨,也就是圣人开恩,老夫才得以在家中办公,不要紧的,每年都犯那麽一两次,休养月余便可进宫了。」

李瑁开了这样一个话题,大家本来都在谈正事,也逐渐开始议论起风湿病的问题。

因为在座的人当中,有风湿病的可不少。

人在四十以后,身体的各种小毛病便冒出来了,风湿病算是普遍的一种疙病了入内5

聊着聊着,一帮高官像是一群病友一样,探讨起健康问题了。

裴耀卿也藉机凑过来,小声道:

「突厥内乱了,登利可汗与其母密谋,诱杀右杀禄特勤,自领西部兵众,如今左杀判阙特勒率兵正在攻打王庭,登利请求朝廷出兵协助,圣人准了。」

李瑁点了点头,也小声道:

『圣人准不准,王忠嗣都不会动,这种时候,应是坐山观虎斗,等他们内耗的差不多了,再出面收拾残局。」

裴耀卿一愣,到嘴边的话又给咽回去了。

因为李瑁猜的很对,圣人明面上颁发的旨意,确实是让王忠嗣出兵,但是私下还有授意,那就是按兵不动,坐看其乱。

这小子脑子转的太快,没法愉快的聊天。

自己还想着许久不见,告诉他一桩近来大事,人家可好,云淡风轻,洞若观火,像是什麽都清楚一样。

裴耀卿是非常喜欢与李瑁聊国事的,因为他早就看出来,人家对国事有着非常清晰的理解和判断。

虽然与亲王聊这些,违法,但是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咱们在聊这个呢?

大家不聊政务,聊风湿,不就是因为李瑁在这吗,

牛仙客一直注意着李瑁与裴耀卿这边的动静,见两人一直在窃窃私语,

忍不住发问道:

「隋王与焕之在聊什麽?」

李瑁笑道:「我们在聊右相如此辛劳,应该有人站出来分担一些。」

众人闻言一愣,促狭的看向牛仙客。

按理说,最该给右相分担的应该是左相,牛仙客也愿意啊,但人家李林甫不放权啊。

牛仙客面上笑道:

「是老夫的错,我若能再多分担一些,也不至于累垮了右相。」

心里则是大骂李瑁这个小王八蛋,你是不会说话呢,还是故意这麽说,

韦际则是开口道:

「隋王打算什麽时候,至韦府交换婚帖?」

李瑁笑道:!「紫薇郎觉得什麽时候合适,就什麽时候?」

韦陟一愣,犯浑是不是?你这个回答,让我怎麽回答呢?

「那就明天吧,」韦陟呵呵道。

李瑁直接拱手道:「好!就明天。」

韦陟又愣住了.::

「痛快!」严挺之笑呵呵的看向韦陟:

「韦郎是家长,族内女子婚配,自该是你说了算,隋王遵循你的意见,

也是一份敬重。」

韦陟点了点头,这小子倒是挺给面儿,还真就答应明天了。

「那我明天可要跟右相请个假了,好安顿一些家事,」韦陟朝李林甫道。

李林甫微笑点头:

「家事国事,都是大事,韦郎只管去张罗。』

一直聊到傍晚,大家都要散夥了,李还没回来,整个期间,没人主动开口与杨玉瑶说话,这让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在长安,还只是一个蚁。

张咱给面子,眼下堂内这帮人,可不给面子。

事实上,真实的历史当中,杨玉环在初封贵妃的两三年内,并没有多少官员将她放在眼里,主要原因还是来历不乾净。

你要是人家武惠妃那种明媒正娶,我们啥也不说,但你是儿媳啊。

这不符合礼制的。

直到会议结束,李都一点没有离开的意思,裴耀卿几次提醒,让李瑁早点走,不要与李林甫独处,否则会被人拿住把柄。

但李瑁无所谓,因为杨玉瑶跟着,而他也确确实实是在按照老爹的吩咐办事。

渐渐的,偃月堂的人越来越少,直到牛仙客最后一个离开,这里除了修剪花草的家奴,收拾坐席的婢女,就只有李林甫李瑁和杨玉瑶三人了。

这个时候,杨玉瑶才赶忙起身,朝着李林甫纳福道:

「蒲州未亡人杨氏,见过右相,问右相安。」

李林甫一脸疲倦,笑呵呵的抬手道:

「本相腿脚不便,不能相迎,三娘快请起身。』

杨玉瑶规规矩矩的重新坐下,她目前混迹于长安的贵族群体,已经算是风头正劲的后起之秀,但那是贵族,不是中枢。

她的社交圈,都是一帮吃喝玩乐的贵胄,而中枢大官,没有那麽多时间吃喝玩乐。

见到李林甫这样权倾朝野的人物,她也心虚,平日里的豪荡,收敛的丁点不剩,只剩下素雅端庄。

「好了,隋王现在能告诉老夫,圣人旨意如何吗?」李林甫道。

李瑁指了指杨玉瑶,道:

「奉圣人命,帮着三娘买一座商宅,好做今后之立身营生,现如今与王元宝商量过了,看中了道德坊的琉璃铺子,来找四郎,不过是想四郎今后能够帮衬着点。」

杨玉瑶低垂着头,不敢做声,眼神一直盯着自己的深沟。

李林甫闻言内心一叹,圣人宠幸杨氏,实在是太过了,赐宅就不说了,

毕竟杨是顶门」户的,杨玉瑶又是亲姐姐,怎麽还帮看做生意呢?

赏赐的钱不够花吗?足够了吧?

「当下用得着琉璃的地方,不多了,」李林甫皱眉道:

「华清宫那边已有安排,洛阳紫微宫的明堂,今年也要修,但是韦坚已经揽下这个差事,老夫有心帮忙,却也无处用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