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和苏灵芝又是两个笨手笨脚的玩意,一个半时辰,浑身裹着泥土的神像,终于被挖到根上了。
神像其实也不大,连三尺都不到,但却非常重,因为是一整块玉料实实在在雕刻而成。
大唐当下的手工工艺,木雕与泥塑还好说,很多都能做的栩栩如生,但玉雕,李瑁说句良心话,也就那样。
但是没办法,三种雕刻材质,只有玉雕能入土,另外两种埋土里不用多久,自己就腐朽了。
随着神像出土,山谷中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人们纷纷朝着神像跪拜。
武和苏灵芝更是虔诚的不要不要的,一揖三即首再一揖,这是一礼,
一礼行三遍,就是三拜九叩,标准的道家礼仪。
也不知道郭淑是因为怀了孩子而兴奋,还是真的入戏了,她也是泪流满面朝着神像揖礼。
「灵芝,你现在就快马加鞭,回长安给圣人报喜去,」李瑁道。
苏灵芝一脸兴奋,好家夥,给圣人道喜大功一件,指不定赏我点什麽。
「喏!」
只见他大声答应,便带着几个人抄小路往谷外跑,恨不得马上跑回长安。
「玄元皇帝降祥瑞,佑我大唐,今夜每人赏钱五百,肉食一斤,米一斛,」李瑁大声说道。
人们兴高采烈,纷纷谢赏。
李瑁借着时机,继续大声道:
「王妃今怀六甲,得万寿帝君赐福,幸寻到玄元皇帝像,倍赏之。」
赏赐翻倍了。
那麽接下来,便是大家恭贺王妃有喜,开始讨赏了。
不得不说,大唐有些习俗,确实很亲民,富贵家庭有喜事了,他们会出去散发钱粮布,给那些平民,为的是图个吉利。
家庭条件越好,发的越多,发的越多非但不觉得心疼,还越高兴。
李瑁承诺了,让大家只管等着,更多的赏赐等他从长安运来,便给大家分发下去。
神像被郑重其事的从坑内抬出来,立即便有人建议,别的道观容纳不下道祖真身,需要临时搭建个地方,为道祖遮风挡雨,直等到圣人将道祖迎回。
四月初七,
李隆基刚吃过晚饭,打了一个饱隔,令高力士打开殿门。
他就这麽坐在殿内,悠闲的望着夜空。
今晚吃的有点饱,他得消消食,杨玉环则是在一边逗弄着几只鹦鹉。
「太真真可笑,她跟鹦鹉说什麽话?好像它们能听懂一样?」李隆基朝高力士小声吐槽道。
高力士笑道:
「这是太真娘子的童趣嘛,所以太真这个道号,圣人起的太好了,再也没有旁的字可以替代。」
李隆基抚须一笑:
「太真,太假,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说着,李隆基突然皱眉。
高力士反应快,发觉殿外站岗的内侍有异,赶忙出了大殿。
只见远处的广场上,几点火光正以极快的速度朝这里奔来,离得远远的,就有一名内侍高声朝着大殿方向喊道:
「找到了,找到了,玄元皇帝的神像找到了。」
那人口中一直在反覆的喝着同一句话,等到更近一些,高力士才听清本楚。
他先是眉头一皱,随即露出一副兴奋的模样,激动的返回殿内,朝着李隆基跪倒:
「道祖显灵了,道祖显灵了,他老人的神像真的寻到了,恭贺圣人!道祖佑我大唐::::
(」
李隆基双目圆睁,怎麽这麽快?不是跟你说了不用着急吗?
只见他大喜起身:
「快让使者进来!」
送信的在这个当口,都成使者了。
苏灵芝累的浑身是汗,进殿之后便跪倒在地,抹了一把汗,先是磕头恭贺李隆基,然后在基哥的催促下,将事情经过详细的讲述出来。
天塌了......十八郎这个犊子太会借势了。
李隆基脸上继续着兴奋激动的表情,目瞪口呆则是留在了心里。
你怎麽这麽会播种?早不怀孕晚不怀孕,偏偏这个时候怀上了?这下好了,朕用屁股想也知道,别人肯定认为,郭四娘肚子里的孩子,是道祖和万寿仙君庇佑,朕不想优待都不行了。
天塌了..:..杨玉环的目瞪口呆是完全挂在脸上的。
这麽说......是我不能生?
李隆基大喜,看向苏灵芝道:「你叫什麽名字?身居何职?」
苏灵芝赶忙道:「回禀圣人,下臣武功苏氏,字灵芝,现居左卫勋一府司阶参军。」
「好名字,朕授你为迎仙使者,带着朕的龙武军前往闻仙谷,迎玄元皇帝像入宫,」
说罢,李隆基忽又觉得不妥,道:「不,让李林甫也去,还有太子,令将作监在谷内刻碑立观,就叫会灵观,朕在兴庆宫等着你们。
「喏!」苏灵芝大喜过望。
等人都离开之后,李隆基瞬间换了一副面孔,看向高力士道:
「瞧瞧,这就是为什麽朕不能让他们出去,出去一个,就在外面乱搅和,双身就双身吧,还太后托梦?她怎麽不说玄元皇帝也给她托梦了?」
高力士笑呵呵道:
「终究是好事,恭贺圣人了,我李唐皇室,将再添血脉,枝繁叶茂,绵绵不绝。」
李隆基冷哼一声,皱眉道:
「你觉得,是十八郎教坏了郭四娘,还是郭四娘教坏了十八郎?」
「都是圣人的子孙,都不坏的,」高力士道。
「你呀,和稀泥,」李隆基抬手指了指高力士,发觉高力士正在给他使眼色,于是他转头看向殿内一侧。
只见杨玉环低着头,手里端着鹦鹉笼子背对着他,一声不响。
李隆基瞬间反应过来,看样子太真是在伤心自己不能为朕诞下子嗣。
其实在他看来,与杨玉环之间没有孩子是好事,他的子女已经够多了,
多到其中一半他看见都觉得讨厌。
再者说,自己想给太真册封,那麽将来更不宜有孩子,不然会有很大的麻烦。
所以,李隆基这一次不会去哄,你有朕就足够了,要什麽孩子啊?
少阳院,
李静忠在外面敲门道:
「殿下,殿下,好消息,玄元皇帝神像找到了。」
屋内的李绍闻言,猛地掀开被子起身,令内里的女婢打开房门了,让李静忠进来禀报。
隔着屏风,李静忠将事情经过描述一遍,随后道「陈大将军说了,明日一早,殿下就需动身,卯时在明德门汇合,一同前往楼观台..:::
,」
「真争气!」
李绍听罢之后大喜,在屋内握着双拳,来回的步着:
「好样的,四娘好样的,这下好了,不是十八郎的问题,是杨玉环的问题,我看她得意至几时?」
太子妃韦氏也是非常高兴,赶忙令女婢为她穿衣:
「眼下时辰也不早了,殿下需早早准备,这是大事,也是好事,李静忠,立即准备车驾,殿下寅时就要出门,否则恐怕来不及。」
「奴婢这就去安排,」李静忠兴奋的去了。
韦妃也开始梳妆打扮,因为她要跟着一块去,梳妆台前,韦妃一脸欣喜道:
「太子觉得,四娘那个梦,是真是假?」
李绍仍处在兴奋当中,闻言哈哈一笑:
「都在放屁,十八郎还要点脸,说是祖母托梦给的四娘,至于那位,呵呵.
「太子一点不介意吗?」韦妃笑道:
「这样一来,四娘肚子里的孩子可金贵了,如果是女儿还则罢了,若是男丁,恐获尊荣。」
李绍闻言愣道:
「你不是挺喜欢四娘吗?平日对十八郎亦为宽容,怎麽?你介意?」
韦妃微笑摇头:
「妾身只是担心殿下介意罢了,也担心有人从旁挑唆。」
「呵呵..·...孤才不会放在心上,」李绍笑道:
「再怎麽尊荣,十八郎的儿子也就是个嗣王了,孤还不至于那麽闲,去在意一个小辈,我们这辈儿的事情,还没弄明白呢。」
大唐的嗣王,是可以世袭罔替的,嗣王除了一子袭嗣王外,馀子封郡王国公或者郡公。
韦妃听到丈夫这麽回答,顿时放心:
「我倒是觉得,十八郎这件事情办得好,他一定是收到消息,知道长安有人在毁他,想将杨玉环册封贵妃的事情推到他的头上,所以郭四娘双身,便是十八郎对这些谣言的回击,也是揭了杨玉环的老底,这下好了,圣人是否册封,还不一定呢。」
李绍哈哈一笑:
我早就觉得是杨玉环不行,我们兄弟里面,还没有哪个在生育上出问题的,也就是十八郎当年太专情,一门心思想要杨玉环怀上,没有跟那个陪嫁女先试试,否则的话,何用等到今天,才能确认这一桩本该早就被人熟知的事实。」
专情?韦妃微微眉,陷入沉思。
就在前几天,太子还说东宫良娣之位空悬,想着补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