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武库六匙
「这这这....
「触目惊心,触目惊心啊...
两天之后,杨话在右金吾的官署见不到李瑁,于是乾脆抱着一堆卷宗,
跑隋王宅来了。
他没日没夜的结算了两日,得到的结果却是像吞了一口屎,偌大的官署,无数人挤破头都想进来的金吾卫,帐上只有几十贯?
「稍安勿躁,」李瑁对于杨话的表现一点不觉吃惊,因为他也经历过,
只见他朝王卓道:
「请杨三娘过来。」
终究是出身名门望族,再小宗,那也是弘农杨,杨话的文学功底还是有的,待人接物方面也是滴水不漏,虽然才上了两天班,却给很多人都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
今年的二月只有二十九天,但今天已经是二月二十八了,三月初三,一般就是结算日,初七是发钱的日子。
但是杨算是看出来了,这还结算个屁啊,没钱发啊,
杨玉瑶进来之后,主动与杨话寒暄着,相处之间,比从前更为亲近,因为两人眼下的关系变了,不是堂兄妹了,而是亲兄妹,祭拜的是同一个爹娘。
在听完对方的诉苦之后,杨玉瑶也是异万分,看向李瑁道:
「这可如何是好?兄长初到,第一次季结就出问题,今后在金吾卫只怕不好过啊。」
李瑁无所谓的笑道:
「没那麽严重,季结的这些名目,都是按照朝廷既有的规定来每季发放,但是右金吾的公钱早已亏空数年,就算发不了,下面的人也会习以为常。」
杨玉瑶震惊道:「既然亏空数年,那他们这些人的俸禄又是怎麽结的?」
「额.......自己想办法,」李瑁笑道。
杨话兄妹同时错,面面相。
地方上的贪腐和京师的贪腐,终究是差着档次的,地方一个县衙的公翩钱能有多少?跟金吾卫比不了的,因为公钱的规模,是看你这个衙门的人数来决定的。
县衙满打满算,正式编加临时编,顶多超过一百人,金吾卫一千五百多人。
杨话叹息一声:
「我大致算了算,这一次季结,公中的开支是一千一百二十贯,能不能从别处想个办法,先将季结的问题解决了?我这新官上任,第一件事情就做不好,实在是愧对圣人提拔,汗颜无地。」
他的心理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跳级有些太离谱,所以杨话内心是希望将这份工作做好的,好让别人知道,圣人提拔他不单单是因为杨玉环,也是因为他有这个能力。
李瑁笑道:
「我接手金吾卫的时候,帐上就是这麽点钱,我可是一文都没动过,因为此事还与邓国公闹的很不愉快,你应该也听说了,你的前一任就是被我打死的,我当时的愤怒,比你只多不少。」
杨玉瑶点头道:
「这件事我听说了,李家的人甚至还来安兴坊闹过,被王妃给驱逐了,
目下阿兄有难,十八郎想个法子吧,先将这个关口给过了。」
李瑁摊手道:」「我也没办法,放出去的贷已经催缴多次,但眼下还是毫无进展。」
说着,李瑁看向杨话道:
『要不,你也去催一催,让对方多少结算一些,他们能暂付一些利息,
你这关转眼就过了,毕竟是公家的帐,我也不便拿私钱帮你。」
杨玉瑶撇了撇嘴,伴装不满道:
「你这是卸担子呢,明明该是你的事情,为何推至我阿兄身上?我算是看出来了,你故意让他月末上任,就是将这个麻烦甩给我阿兄,他要是缓几天再去金吾卫,哪还有这事?」
「哈哈......」李瑁摇了摇头:
「我不是卸担子,而是面子不够大,你不知道吧?我上任的时候,张填没露面,但是二郎新任,他却来了,见风使舵不过如此,你们兄妹眼下在长安的面子,可是比我大,我催缴不来,二郎未必就不行。」
「还有这事?」杨玉瑶眉看向其兄。
杨话点了点头:「我确实听说了,驸马半年内,就只有在我上任的那一天,来过一次金吾卫,第二天就没来了。」
「呵呵.....」杨玉瑶笑道:
「我这是该高兴呢?还是不该高兴呢?」
杨话扯了扯杨玉瑶袖子:
「咱们今后还需低调行事,眼红咱们家的恐怕不少,咱们根基不稳,别给人落下把柄。」
「二郎说的对,」李瑁朝杨玉瑶道:
「你今后再去宫里,别扯上十娘,要去你自己去,我劝你最好也少进宫,你那张嘴动不动就要东要西的,圣人能忍你多久?小心被圣人厌烦了,
那可是覆水难收。」
杨玉瑶一愣,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
「你提醒的对,我会注意的。」
接下来,李瑁授意杨话去一趟南曲,找那个达奚盈盈催缴贷款,地址也都详尽的告诉了对方。
上次与达奚盈盈见面之后,对方便没了动静,李瑁多少等的有些着急。
虽然他知道,达奚盈盈也在与她的股东们交涉,需要时间。
眼下杨话的到来,无疑是一大助力,就连张咱都想卖个面子,那麽长安又会有多少人,愿意主动或者被动的,给杨话这个面子呢?
毕竟你不给钱的话,人家的妹妹可是在圣人身边呢,一旦吹点枕边风,
可不是十四万贯可以解决的。
忽悠走杨话之后,李瑁入宫了。
去的是太极宫,他要去左卫的勋一府转一转,藉此打听一些关于陇右的事情。
左卫的事情,他是不会放的,毕竟他手里有勋一府的印玺,可以调动一千多人。
苍蝇腿也是肉,宫变的时候,一千人也是可以起到大作用的。
其实李瑁也想过,基哥那麽喜欢去华清宫,如果在长安与骊山之间设伏,会不会更容易一些呢?
答案是:否。
因为皇帝出行,身边的禁军是严阵以待的,警戒性非常高,加上兵马过度集中,很难完成刺杀。
想要杀基哥,真的好难啊。
「哟,这是谁啊?」
皇城内,李骤然见到李瑁,非常意外,远远的认了半天才过来打招呼「你今天怎麽来了?」
李瑁故意道:
「实在太清闲,所以来皇城转转,看看能不能打听一些关于陇右的事情,聊以解闷吧。」
「我不是让十一娘转告你了吗?不要掺和这种大事,」李好心劝道:
「圣人忌讳你们这帮皇子惦记藩镇,你又不是不清楚?」
李挑眉道:
「我惦记有用吗?朔方我都卸任了,还要如何?好像我惦记,圣人就会让我就藩一样。」
李一愣,笑着拍了拍李瑁手臂:
别打听了,做个闲散亲王不好吗,你看人家宁王府那几位,就深谱和光同尘之道,给我官我都不做,这才是聪明人。」
李瑁压低声音,小声道:
「你要这麽说,右相更该和光同尘,我不管怎麽说,还有一条退路,你们有吗?」
李目瞪口呆,就这麽惬在原地,好家夥,你挑明了啊?
愣足半响后,李咬牙小声道:
「你没有机会了,你都出嗣了。」
李瑁小声驳道:「圣人也曾出嗣过。」
李浑身一震,不能置信的看向李瑁。
怪不得阿爷常说你小子从去年开始,每一步动作都出人意料,却又让人挑不出什麽毛病,你还想看太子之位啊?
李瑁今天就是故意摊牌的,好让李父子有个心理准备,其实就是引导李林甫不要再往其他人身上下注,我就是个现成的。
这麽多年交情,总比别人更靠得住李已经不敢再谈这个话题了,只是来了一句:
「你太胆大了。」
李瑁却不肯就此罢休:
「太子如今有意与我修好,就是为了稳住我,好腾出手来对付你阿爷,
陇右的事情,右相务必不能让人挑出理来,一旦战败,会有很多人往右相身上推卸责任,反之,如果胜了,皇甫越发难以节制,你们的处境,比我难的多,你还有心情来劝我?」
李脸颊抽搐,只觉自己今天算是被李瑁这道雷给劈傻了。
他呆在原地,自光直勾勾的盯看李猖的衣领,脑中快速思考看。
没错,十八郎说的没错,这个节骨眼上,陇右的事情阿爷绝不能给人留下把柄。
原因很简单,裴耀卿和严挺之,还不算真正绑在他们这条船上,这可是两个大雷,一旦发生大事,促使两人更换立场,站在太子那边,他们可就危险了。
李瑁一直关注着对方表情,只看李神情变幻,便知对方被他说动了。
老子和儿子,是要分开忽悠的,李瑁心知今天自己对李这番话,放到李林甫那里,一点作用都没有,因为李林甫清楚,他的位置不是边疆战败就能动摇的,裴耀卿和严挺之加起来,也弄不了他。
虽然李林甫不会当回事,但是李瑁肯定还要说,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一件事说一次,他不信,一百次,就会稍微动摇,一千次呢?
李瑁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道:
「你也该独当一面了,自己好好琢磨琢磨,我终是太子兄弟,他碍于颜面,将来也不会杀我,但你们可不一样了,你还傻乎乎的劝我低调点?你怎麽不劝劝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