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无心与物竞(两章并一章)(1 / 2)

第121章 无心与物竞(两章并一章)

「你是怎麽猜到的?」

严挺之父子,已经被打发走了,但是李瑁被留下了,面对李隆基的询问,李瑁也老老实实说道:

「严大郎年纪虽小,却处事果断,八岁就敢杀他爹的妾室,十五岁杀个军使之女,一点不意外,胆大包天,世所罕见,臣全都是猜的。」

高力士在一旁不停的向李隆基请罪,因为他当年保严武时说的原话是:

十五岁的少年干不出这种事。

但是很显然,杀人对于严武来说,好像是家常便饭李隆基也是哭笑不得,他对严武的印象其实是不错的,因为对方身上的那股子狠劲,跟他年轻时候还挺像。

还有一点,严武杀妾,在长安的贵族当中被一致公认为孝子之举,所以这小子还真就不能动,因为李隆基需要留看这个榜样。

「那你倒是给朕出个主意,侯莫陈超那边,如何交代?」「李隆基问道。

李瑁笑道:「丧女之痛,无以复加,还是需要安抚的,他不是希望重新彻查此案吗?圣人便准其所请。」

有了李隆基刚才的承诺,严武是打死都不会承认了,事情又过去一年,

尸体是绝对找不到的,就眼下大唐的破案手段,说句不好听的,大案破不了,小案不想破,神探狄仁杰,那是压根就没有的事情。

平日破案,百分之九十靠的是严刑逼供,这就是为什麽大唐的用刑手段非常多,因为它缺乏侦破手段。

李隆基当然也是这个意思,他是大唐的当家人,要做到平衡,面子上,

不能护任何一人。

所以李瑁所言重新审查此案,其实正中他下怀。

严挺之刚回来,他也想借着这件事看一看,眼下的朝堂谁跟严挺之不对付,谁又跟严挺之一党。

「你跟裴耀卿,很熟悉?」李隆基岔开话题道,

李心知自己今晚与裴耀卿同席的事情,是肯定瞒不过基哥的,于是老实道:

『裴公年纪大了,不想得罪人,从前与右相有嫌隙,希望弥补关系,让我来做中间人,但臣不敢答应,因为臣与右相也不熟。」

「呵......呵呵呵.......」李隆基皮笑肉不笑道:

「你跟哥奴不熟悉?你刚才还说朕的双目是照妖镜,怎麽这麽快就在照妖镜面前现形了呢?」

一旁的高力士无动于衷,一点没有开口帮忙的意思,因为他清楚,眼下的十八郎应付起他爹来,一套一套的,根本不用他操心。

李瑁道:

「不敢欺瞒圣人,右相从前与臣交好,用意何在,圣人最是清楚,如今臣嗣隋王,在右相眼里,恐怕没有什麽地位了,也就是李与李十一娘因幼年的关系,与臣之间的情谊还是在的。」

这倒是不假,李隆基对于这样的回答,还是认同的,哥奴是什麽尿性,

他很清楚,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眼下的十八郎,确实没有什麽值得李林甫利用的价值了。

至于裴耀卿讨好哥奴,恐怕也是希望能有个善终,在仕途的最后几年,

避免再有风波。

这也能理解,谁还不为自己留条后路呢,张九龄都服软了。

「那麽卢奂又是怎麽回事?」李隆基道:

「朕发现你自从出去之后,越来越潇洒了,结交这个结交那个,怎麽,

你是想进中枢?」

「臣哪有那个本事?」李无奈道:

「国宝郎与严挺之交好,希望安排两个姓严的入我王府,我用条件跟他交换,所以目前为止,臣与他的关系,其实像是在做生意。」

李隆基冷笑道:

「那你这生意做的倒是挺大的,李泌,刘晏,两个神童,都想网罗摩下,你这招兵买马的,想干什麽?」

李故作受惊道:

「臣没有其它想法,就是觉得王府缺额太多,自已这个亲王,一点属臣都没有,传出去面上无光,至于招纳此二人,皆因其名气大,名气小的,臣也没听过啊。」

高力士「噗」笑出声来,发现李隆基瞪了他一眼后,赶忙收敛,重新变的一本正经。

要那麽多幕臣干什麽?给国家增负担,」李隆基冷哼道:

「你养活的起吗?」

李瑁藉机道:「儿臣正在想办法赚钱。」

「什麽办法?兼并土地?夺人产业?」李隆基挑眉道:

「朕可是给你提个醒,你要是在外面这麽给朕丢人,就重回十王宅去。

别啊哥,我这牺牲多大代价才出来,可不能再回去了,李瑁一脸为难道:

「可是臣真的缺钱啊。」

李隆基差点气笑:「你要那麽多钱干什麽?」

你这话问的,花啊,消费啊,还能干吗?李瑁低头道:

「反正不是招兵买马。」

李隆基一愣,心里顿时有股上前端儿子一脚的冲动,你这是拿我的话堵我呢是吧?

高力士眼瞅着父子俩开始斗嘴皮子,心知气氛有所缓和,这才站出来打圆场道:

「十八郎眼下确实是拮据,王妃今晚出席宴会所佩饰物,比起其她人,

李隆基算是看出来了,杨玉环的嫁妆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资产,他让人家给烧了,人家这是藉机跟他哭穷呢。

「从朕的内库,给他拨三千贯,他在外面寒酸穷苦,也是丢朕的脸,」

李隆基还是决定打发打发儿子,毕竟这小子有一点表现的很好,那就是跟杨玉环撇的乾乾净净。

你要是听话,钱不是问题。

「老奴明白,」高力士笑呵呵道。

李隆基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接着去查那个....!.那个.....达奚盈盈,别让朕等太久了。」

『圣人放心,臣一定查清楚,」李瑁乐呵呵的起身行礼。

裴耀卿一直在宫外等着李瑁和严挺之,但是他只等来了严挺之,来不及细说,赶紧将对方拉上马车,道:

「时间不早了,立即去平康坊,希望右相还会见你。」

眼下已经过了寅时,高级别官员对时间观念一向都是很看重的,约好什麽时候就是什麽时候,你不守约的话,是不尊重人。

「隋王什麽情况?」马车内,裴耀卿关心的询问道。

严挺之叹息一声,警了一眼还穿着那身金吾甲的儿子,怒斥道:

「还不脱了,不嫌累赘吗?逆子。」

裴耀卿一听这话,也呆住了,到底发生什麽了啊?刚才还是好大儿,现在就成逆子了?

这次严武可老实了,一点一点的卸甲,套拉着脑袋也不敢抬头。

严挺之长叹一声,小声将花萼楼的那场对话叙述出来。

他和裴耀卿是铁子,当年还是他连累了人家罢相,但是人家一句埋怨的话都没有,那时候,两人才真正意义上处成了无话不谈的哥们。

裴耀卿听罢感叹道:

「还是隋王洞察先机,这件事大郎若是连圣人都欺瞒了,就不会是眼下的情形了,如今对我们大大有利,圣人既然交代,今后无论谁问起,都不能说,那麽这桩案子肯定会重起,你这刚回来,就要牵动一场朝局动荡了。」

严挺之点头赞同道:「我也是这麽想的,恐怕圣人是想对当下的中枢来一次大变动,与哥奴的这次见面非常重要。」

裴耀卿点了点头,看向严武道:

「记住了,咬死了不能认,有我和你阿爷在,没人敢对你用刑。」

除了刑讯逼供,也确实没办法给严武定罪了。

单是裴耀卿一人,就完全可以罩得住,李林甫之所以不敢跟裴耀卿交恶,是因为人家的儿子,比他的儿子有出息。

六个儿子,不是在三省六部,就是九寺五监,没有一个外任的,但凡有一个能冒出头,剩下五个都能跟着起来。

这就是儿子多的好处,也是严挺之最羡慕裴耀卿的一点,还是你有福气啊,不像我就一个,所以反被儿子给拿捏了。

李林甫与裴耀卿约好的碰面地点,不是在右相府,因为今晚的会面,是他和严挺之之间的一场立场交涉,所以对方不够资格去他的家里。

那麽是在哪呢?坊内东南角的菩提寺。

抵达寺庙外,裴耀卿发现李林甫的车队仍在,顿时松了一口气,心知人家没有因为他们迟到而离开,依然在耐心等待。

周边已经禁严,李林甫根本不担心有人知道他在这里与严挺之会面,包括李隆基也不会知道。

李见到马车进入巷子,便第一时间迎了上去,拱手赔笑道:

「好事多磨,严公请。」

说罢,他冲裴耀卿揖手之后,便带着严挺之进入菩提寺。

长安当下,有寺庙四十二座,道观三十三处,外来袄教丶景教和摩尼教十馀处,可谓宗教盛行。

李林甫肯定是不信佛的,因为他是道门子弟嘛,但是佛教有一个特徵道教没有,那便是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