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第一天就遇见太上长老?(2 / 2)

当然你要是联系上30年招不到状元这件事,就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了,那是整个东三省衰落大背景下的故事。

俞景辉感慨道:「许多外人都觉得,哈工大能够有今天的成绩,全靠当年苏联留下底子,是拾人牙慧,但很少有外人了解,五十年代末,苏联撤走了所有自已的力量,带走了所有科学设备,带不走的甚至宁愿砸掉,当时我校的教学工作立刻陷入了停摆状态,被迫从零开始。」

是国家动员了全国各地知识青年,组建了一支八百人的教师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7岁,从五湖四海涌入了这冰天雪地,才重新建立了哈工大,之后几十年里,我们都坚持一个原则,培养自己的人才和教学力量,绝不求外力丶外校丶外国。」

「所以讲历史,我们可以从1920年开始讲,但讲传承,所有哈工大人都清楚,我们是从建国后八百壮士那里开始的。」

翟达心说还真不知道这段历史,但和他了解的历史知识印证后,就大致猜到了是在什麽特殊时代背景下。

对比起个人,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显然更会在时间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轨迹,

而加入一所大学,则一定程度上可以触摸到的这些轨迹。

以及一些其他东西。

正在走着,前方走过来许多人,也是有人陪同着,走在最前方的老者看上去格外重要。

隐隐约约听到他们的交谈。

「黔省那个天眼项目,咱们学校还是得去出一份力的。」

「那不是基础科学院的事儿麽...怎麽让您来说..:」

「我面子大呗...哈哈哈...边做边学吧,本身就是前沿领域,教书是教不出来的。」

俞景辉立刻站定打了个招呼:「校长好!这就是咱们今年招的状元,翟达和卢薇同学,小翟丶小卢这是我们王校长。」

翟达很会来事儿,上前握了握那位老者的手道:「王校长好,以后就在哈工大学习了。」

结果那位老者愣了一下:「...我不是校长。」

翟达:

你不是校长你这麽拽,走在所有人最前面?还指挥这指挥那的。

老者身旁那位穿行政夹克的,笑呵呵道:「我才是校长,这位是我们的校友孙老,小翟同学丶小卢同学,欢迎你们来哈工大。」

这时那位看上去很和蔼的老者道:「出息了小王,都招到状元了,小伙子准备学什麽专业,要来念航天麽?」

翟达摇摇头:「...并没有这个打算,我可能偏向于机械和材料..:」

这是出于「改造」丶「制造」装备的需求,定下的大致方向。

至于「一生一策」的事情,就没必要在这展开说了。

「你呢,小姑娘?」

卢薇只说了两个字:「数学。」

被称之为孙老的老人笑着点点头:「也挺好的,好好学。」

他看向翟达,不知是否老花眼比较严重...亦或者某种未知的原因。

居然觉得翟达有些眼熟.:.只是一时想不起原因。

因为什麽呢?

不过他年纪太大了,这一生中见过太多人,有这种恍惚倒也不奇怪。

没有纠结,拍了拍翟达的肩膀,孙老就离开了。

陪同的那些人也跟着离去,只有那位王校长多说了一句:「小翟丶小卢,改天到我办公室坐坐,我先去送送孙老。」

两拨人分开后,翟达依旧没明白这位孙老是谁..

俞景辉似乎看出了翟达的好奇,说道:「刚才一打眼我也没认出来,原来是孙老来了...怪不得校长都出来陪着。」

翟达:「这位很出名麽?」

俞景辉笑道:「咱哈工大走出去的大佬孙嘉栋,中国卫星之父丶『两弹一星』元勋,今年都快80了吧,依旧在第一线,嫦娥探月工程知道不?他是总师,

还研制了北斗一号卫星,也是总师,所以也可以叫北斗之父。」

翟达:???

什麽玩意儿?这已经不是「牛逼」可以描述的了!

翟达立刻回头望过去,可惜那位的背影已经被人群挡住看不见了。

心里算了算年龄,翟达问道:「这位不会就是你之前说的『八百壮士」之一吧?」

俞景辉也是普通招生老师一步步升上来的,对自家杰出校友的履历如数家珍,毕竟以前经常要拿出去给人吹牛逼,摇摇头:

「那倒不是..:.八百壮士时期,孙老早已经参加工作了,那时应该在研究东风飞弹呢,他是那位『钱老』的学生。」

翟达:::

还能牵扯到『钱老」::

他有一种和历史人物擦肩而过的感觉.:.不,不是感觉,是真的擦肩而过。

刚才对方还拍了拍他肩膀呢。

怪不得刚才听闻他是状元,也只是夸了句好好学。

说直白点,「状元身份」对这位来说,连见他面的门槛都算不上。

每年都有几十个的小娃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