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待客之道
上大学的路,可以说道阻且长。
东阳县这破地方连个火车都没有,更不要说机场了,所以若想抵达哈市还得先中转数个地方。
哈工大倒是提过一个方案,由他们在散装省的招生老师开车,一路把状元送去哈市。
被翟达否了。
直线距离1400公里,路程距离1800公里,这和上刑有什麽区别。
不过该蹭也是要蹭的,一番合计后改为分段旅程:
先蹭哈工大的车去徐州,免去大巴摇摇乐的苦,然后徐州乘火车去济市,那里有一个翟达的远房亲戚,于晓丽打算顺便去走动一下,而翟达也有一个想去的地方。
毕竟带老妈出来也有旅游的意思,直达哈城就纯粹赶路了,中转两个地方,
每个地方呆个半天一天的,也算悠闲些。
最后从济市坐飞机去哈市。
对了,除了随身携带的三大箱行李,剩下的东西包括不方便装箱的【装备】,都还在东阳县,等那边安定下来后再说。
此时此刻,他们就在徐州去往济市的绿皮火车上。
2007年,也就是去年全国第一列「动车」才开始跑起来,而且走的是区间测试路段,所以翟达他们坐的是T字头,路程四个小时。
软座车厢两两一排,买票的时候已经没有扎堆的位置了,所以翟达和卢薇坐在一起,于晓丽则在侧后方。
二人对面坐了一对母子,看上去家庭条件不错的,女的三十来岁,身材保养的很好,就是脸色看上去有些内分泌失调,脸色蜡黄比皮卡丘也就稍弱一个色号,带着一个七八岁的胖胖小男孩。
翟达双手翻飞,一沓纸牌和游龙一般飞窜,最后归拢在左手。
小胖子眼晴都直了,注意力全放在翟达左手时,翟达右手打了一个响指,手上多了一张牌:「这张是不是你刚才挑选的?」
小胖子一脸懵逼的接过,果然是之前那张方片8,自己甚至还偷偷指甲掐了一下做过记号..:
立刻兴奋道:「大哥哥你好厉害!我能和你学魔术麽?」
翟达看了一眼对方和机器猫一样的胖手,摇摇头道:「这个需要一点..天赋别看对方七八岁.::目测体重比卢薇还重点::
小胖子失落的嘟了嘟嘴,目光又偷偷警向了一旁的卢薇,其实在翟达变魔术前,他的注意力一直在这个漂亮姐姐身上。
小孩子不懂礼数,眼睛直勾勾的盯着。
于是翟达默默掏出了自己的万魂幡..:.开玩笑的...掏出了自己的「硬币」:「玩个游戏怎麽样,猜硬币正反面,你输了就闭眼三分钟不许睁开,我输了就给你一块巧克力。」
这下看书中的卢薇有反应了,转过来疑惑的看向翟达。
因为他们没有巧克力。
翟达微微一笑,放心,根本用不上。
于是小胖子在下车前,眼晴基本没再睁开过。
关键是他不知为何不敢耍赖,特别听翟达的话,让他妈妈都颇为异。
终于,列车缓缓停靠在了济城南站,旅客们开始大包小包下车往外走。
翟达一家三个大行李箱还算少,这是他据理力争下争取的。
原本于晓丽还打算带几床厚棉被,担心那边冬天冷,那玩意儿一个就能塞满一箱,最后翟达摆事实讲道理:「那边有暖气,反而最不需要这东西,人人屋里都只穿条大裤。」
当时于晓丽是这麽说的:「哪有这样的,小薇总要穿件上衣吧?」
翟达:::
老妈你真幽默,但话又说回来..:
从火车站出来,出站口挤满了人,其中80%是招揽生意的黑车司机,20%是真的来接人的,符合社会的二八定律。
一个戴看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三十多岁男子举看牌子,于晓丽看到自己名字寻了上去:「刘海吧?我是于晓丽。」
刘海赶紧握握手:「姑妈,叫我小海就行,欢迎来到济城,后面这就是咱家双状元吧!哎呀呀我可得沾沾光。」
默默将卢薇也划分成了自家人。
翟达也和这位表兄握了握手。
大概是表兄吧,他有些弄不明白。
刘海是翟达外婆哥哥的孙子,比翟达大不少但两人是一辈儿的,外婆祖籍就是鲁省的,不过当年是在小乡村,现在大哥刘建道一大家子早就搬进了济市省会。
两边在外婆去世后并没有频繁走动,但相对于其他亲戚,属于还算熟络的,
据于晓丽说这家人比较讲情分,当年外公外婆还有翟达父亲去世时,都跑了好儿百公里来吊,甚至最早还劝过于晓丽带孩子去鲁省,那边人多好照应。
对于「表亲」能说出这样的话,不管是真是假于晓丽当时是挺感动的,毕竟她姓于不姓刘,翟达更不用说了,表上加表。
刘海开了一辆桑塔纳2000,一路都在拉家常。
都说鲁省好客,翟达感觉是真的,不管是文化影响还是真有感情,就这精神状态一般人学都学不来,一路嘴没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