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1970年的财富总结(2)
王凤芝点头道:「是的,估计也就两三年时间了,亚洲这边有点经济的国家都会有货柜码头,就算没有,我们以后也可以从新加坡转口,这样也能降低一些成本,不仅仅是屈臣氏,其他产品也都一样。」
「嗯」杨文东点点头,又看向手中文件,道:「家乐福去年营业额4.1亿港元,净利润6800万,这个数字也算不错了,看来在东南亚发展的也还行。」
香港市场是很有限的,这个时代基本上2-3个亿营业额已经是上限了,毕竟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平均实力是远比不过前世的。
家乐福最大的难点就在于作为超市,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基本盘,而沃尔玛有美国丶欧尚麦德龙有欧洲,甚至欧洲的国家也比香港市场大多了。
想要继续发展,只能往东南亚方向发展了,或者等以后的内地,但那个时间就太久远了点。
王凤芝道:「对,家乐福在新加坡的门店营业额已经破了1个亿,其他还是在马来西亚丶泰国丶菲律宾建的门店,这些也都是与本地豪门合作的,我们运营,给他们一定的利润分成。」
「目前来看这个模式还算不错,继续让刘华宇以这个方法扩张建店,拉拢本地豪商,然后一起合作。」杨文东赞同说道。
在非自己的地盘内,如果是投资一个工厂,带动当地就业然后产品出口,那有点脑子的国家都是会支持的,独资一般也没什麽问题。
但要是想要做赚别人本地钱的生意,类似开大型超市丶商场等等,那就需要适当的吸引本地资本了,这样双方出钱,自己出人员丶能力丶渠道等等。
家乐福正是如此,不然即使地方看在长兴集团的面子上不一定会为难,但想快速扩张就不太可能,反正核心的采销渠道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行了。
当然,要看产业大小,大型产业需要这麽操作,小型或者比较偏的就不需要,比如建一个服装店丶或者电影院,一般就不需要这麽麻烦了。
「刘生那边也是一直这样做的。」王凤芝笑了笑,又说道:「接下来的就是长兴地产了,去年营业额为3.5亿,净利润为1.01亿,这是出售与出租物业的总营业额;
不过长兴地产最核心的资产不是这些数字,而是遍布港九的大量地皮丶物业大厦丶商场等等,这些其实去年总的升值就高达3-4个亿,只是按照我们的财务规则,如果物业不出售,那不会体现在财务报表之中。」
「这个我知道,长兴地产最核心的数据,其实是物业面积及位置了。」杨文东道:「我记得67/68两年,长兴地产的利润数据还是负的。」
小的地产公司为了快速回笼资金,所以不求物业,那营业额就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其他项目的循环投资;
但类似长兴地产这样的大型地产企业,在香港这样的小市场内,是不可能这样玩的,只能学习置地,大规模囤积大型物业;
这些物业如果不出售,且升值的话,是不计入财务数据之中的,不然那涨幅就太可怕了,也是因为长兴地产是准备未来几十年长期持有大部分优质伟业的,那计算进去没什麽意义。
除非,是上市公司,为了将自己股价做高,那就将涨幅算进去,前世比较出名的巨骗陈松青,就是这样玩的,凭藉着各种操作,其将一个基本上没什麽业务的上市公司推成了接近百亿港元的大型上市财团,如果不是83年地产危机爆发,那未来甚至还可能成功上岸了。
王凤芝又道:「杨生,最近一年租金也涨了不少,很多地方甚至高达30%,所以长兴地产即使明年还是这样,但营业额与利润也会大幅度增长的。」
「嗯,我也是这麽想的。」杨文东同意说道。
因为他的存在,他也不知道原先历史上73年4月爆发的地产危机会什麽时候到来,不过应该不会提前两年,这是由香港经济能够承载的最高低价来决定的。
不过不管什麽时候地价降低,对于长兴地产来说影响不大,因为核心物业无论什麽情况也不可能出售的,而其他专门做运营出售的物业,只要等房价到了香港市民承受的上限,就可以暂时缓出手了。
王凤芝又道:「接下来的就是长兴电影公司及院线了,这两家公司是独立运营的,不过在集团层面算一家公司,去年总营业额为1.75亿港元,净利润为6300万港元。」
「这利润率,高的吓人了。」杨文东的脸色也有了一些惊讶。
王凤芝说道:「主要也是因为李晓龙先生的爆火,他的几部电影每一部给公司带来的收益就高达千万港元,还是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