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是时候给友商们上点强度了」(2 / 2)

「说说看。」

「特斯拉的独资也不是不可以,可以学习苹果模式嘛,倒也不是吹牛,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确实是堪忧,我们尉来哪怕在这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但也是独木难支。」

所谓的市场竞争需要在公平的环境之下才算是真正的竞争,前几年那种先给钱的补贴方式,不管怎麽弄都有得赚,除了檀锦程这种挂逼知道未来的人,谁会去认真的研发技术?

哪怕是BYD都是如此,他们很多技术都是非常落后的,也就是在今年提高了技术门槛之后,他们才加大研发的投入,加快产业升级。

这还是比较有追求的车企,像一些纯纯就是冲着补贴去,没打算卖车的车企更夸张,他们所谓的新能源汽车根本就算不上新能源汽车。

一车面包车加上几块电池,大几十万的补贴到手了。

尉来无论如何升级技术,对这样的厂商根本没有任何的影响,不需要真正的进入到市场又何谈竞争,我管你怎麽升级,甚至于有一些主机厂商的老板还觉得檀锦程是不是有点傻。

除了钱太好赚了之外,还有一方面是大部分的主机厂商一方面不愿意放弃现有的燃油车业务,另一方面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看好。

哪怕尉来已经能够做到年销10万辆级别,特斯拉的订单也是爆了,在新能源汽车市占率仅仅只有1%的情况下,谁又愿意真正的投资呢?

「你说的这点很有道理,所以今年改变了很多,但是这跟同意特斯拉独资工厂有什麽关系?」

「我们可以学习苹果模式啊,把市场里放一条鲶鱼进来,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

新势力品牌基本是在2014到2016年间成立的,头一批的经过两三年的忽悠,无论他们是真做还是假做,真正的车子也必须推向市场了,不然的话他们就融不到新的资金了。

像是小朋,闻界还有威马这些公司都发布了首款车型,同时也公布了发售时间,特斯拉建厂早那麽一两个月,影响也不是很大。

从大面积补贴硬出一个赛道开始再到产业保护,这个时间点基本已经度过了,国内的车企也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窗口和特斯拉缩小差距。

这两年发展迅速的吉利,还有在海外市场表现出色的奇瑞以及一季度销量受到重挫的BYD,在二季度开始奋起直追都是证明。

是时候给国内车企上点强度了。

领导意味深长的笑道:「但是同意特斯拉的建厂计划,同样会给尉来带来很大的压力啊。」

苹果模式他当然了解,特斯拉一旦国产化那就意味着无论是在售价还是补贴方面都会跟尉来享受同等待遇,而目前尉来的价位几乎都是对标特斯拉的车型。

一旦失去价格以及政策上的优势,那竞争就会非常的激烈,他是不太明白为什麽檀锦程会当这个说客。

「是的,确实是会带来很大的压力,但同时也能够减轻我们的压力。」

领导哈哈一笑,指了指檀锦程道:「小滑头啊。」

作为国家级别的重点项目,新能源赛道是这几年最热的话题之一,当网际网路与房地产这两大行业导致大量线下门店出现经营危机,甚至于银泰这样的大户都被迫卖身。

加上行业炫富,逆天言论还有放贷等等负面新闻的不断冲击导致口碑越来越差之时,以尉来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实体行业因为其经营风格的问题反倒是口碑不断的上升。

专注于技术与服务,车子性价比高,对员工不错这一系列在国内算是「另类」的风格,让这位年轻人这些年确实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拿年前收购魅族来说,这不过是一次正常的资本并购,哪怕过程当中用了一些手段,那也不至于在网际网路上形成如此大的攻击风潮。

这种收购行为在BAT的身上数都数不过来,他不过就是干了那麽一次,就差点引发舆论危机。

说到底还是他的所作所为除了触及到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之外,也让一部分人看不惯,大家都喝酒,凭什麽你不喝?

檀锦程事业的发展过程他再是清楚不过了,说实话若不是这小家伙聪明抓住了风口,懂事又勤奋的作风让人护着他,他的事业最多也就是限制在闪驰科技身上了。

甚至于闪驰科技都没法进入到国内电动车行业前五,更不用说成为行业内第一家上市公司了。

当然,这小家伙运气也很好,连续两届都跟他有着莫名的联系,甚至于他在江浙沪的生意轨迹都是如此,仅仅这些气运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把握住的。

檀锦程也笑了,既然对方看穿了自己的小心思,那就没什麽好藏着了。

「尉来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很可惜我的能力有限,现在把马斯克这个狂人给引进来,除了能够鞭笞一下友商们之外,也算是分担我们一些压力。」

「至于说竞争上的压力,这个是无可避免的,没有特斯拉就有别的企业,另外特斯拉在国内建厂对我们来说也不全是压力,还有好处。」

「那就是马斯克初步同意我们进入到毛豆3的电池供应链上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临港的工厂我们就得加紧扩建了。」

特斯拉不止是一家纯电动汽车公司,现在的特斯拉跟尉来还有BYD一样,都是新能源全产业链公司,之前他在北美搞的那些工厂,还邀请过檀锦程的帮助。

野心极大的马厂长其实是想吃下毛豆3的全产业链的,至少是全部吃下自己的电池供应,毛豆3的电池供应他是把尉来排除在外的。

这个野心无可厚非,谁不想吃到饱,全产业链也确实是最安全的。

但是很显然,目前他暂时还搞不定这一块儿,这波急眼了,同意尉来进入到毛豆3的供应链,对于尉来的电池产业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

「原来如此,难怪你会替他说情。」

领导恍然,同时内心也有些波动,如果引进特斯拉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尉来在沪市的继续投资,那未尝不可以试一试。

「好的,我知道了,你回去吧,我们这边会给马斯克先生发正式邀请函的。」

「好的,那就不打扰领导工作了。」

没得到明确的答覆,不过这也不是他操心的事儿了,该说的他都说了,再多说下去就有些越俎代庖了。

回到尉来大厦之时,马斯克还在他的办公室里等着他,这家伙来沪市两天一夜,每天就是泡在尉来大厦也不出去,显然没正式会面之前他应该是不打算在公众面前露脸了。

「放心吧,领导答应了会尽快跟你见面;走吧,我带你去我们的尉来电池工厂看看?」

马斯克一脸的欣喜:「真的?太谢谢檀了!」

「对了,檀,你认为我们能够合作的概率有多大?」

马厂长是真的逼得有些着急了;也对,换是是谁都会着急,对于特斯拉来说急的不仅仅是产能,而是ZZ上的危机,如果不能尽快解决,特斯拉是真的有可能再次陷入破产的困境。

而要解决这一切的前提,就必须是把产能问题给解决掉,把毛豆3的订单都交付出去,只有自己的体量足够大,才能渡过这一次的危机。

「概率很大,就看你们怎麽谈判了。」

「真的?」

「真的,我骗你干什麽;当然,应该不会那麽快,这个谈判过程可能会有一点长,但我们想今年年底之前应该是会有结果。」

顶级生意上的较量绝对不只是生意层面上的较量。

马斯克要的是独资,除了沪市之外没有任何一座城市敢冒这个风险,哪怕是能够预见其背后的收益是巨大的也不敢,这不只是生意上的事儿。

这跟尉来与宝马,大众与江淮的合作方式完全不同。

沪市独特的位置以及现在的那位,是造就特斯拉沪市超级工厂的原因所在,自家人犯点小错误没关系,但是不是自家人呢,谁呢?

「是嘛,那就借你吉言了。」

心情大好的马斯克,在檀锦程的带领之下,去了临港工业区的尉来电池工厂,到了晚间,檀锦程与马斯克并肩而行的画面就开始刷屏整个网际网路,引发双方合作的进一步猜想。

长期以来,特斯拉与尉来都是合作夥伴,但是从去年开始,特斯拉北美电池工厂的投建以及玄武电池并未现身毛豆3的电池供应商之列,市场上接连两次传出双方合作要解除的传言。

再加上今年年初巨量引擎关于特斯拉的大额减持计划,让这个传言显得愈发的可信了,甚至一度还导致尉来股价下跌。

虽然尉来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辟谣了这些传闻,但是市场似乎并没有那麽的买帐。

马斯克的突然现身,让市场再传猜测,不过接连几天,尉来与特斯拉两家都没有就双方的合作做出任何的回应,这期间尉来的股份波动不大。

倒是特斯拉的股价在经历过连续两周暴涨近20%的情况下,终于是稳定下来了,本周特斯拉上涨4.65%,基本稳住跌势。

「这老小子,不急眼的时候挺精明啊。」

到底是「世界首富」,千万不要小看他的判断力与执行能力,当他思维冷静下来,玩弄玩弄二级市场投资者简直不要太简单。

「走吧,我们去张家港,不用管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