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胜在交心(1 / 2)

“小子,你觉得谁会赢?”

轩辕氏闻言,转头看向一直看着战场的李君肃,而後,轩辕氏挑了挑眉。

“你的山也这麽邪门?”

殷汤也发现了李君肃的不对劲,惊诧开口。

此刻的李君肃,正在用叹生山,缓慢吸收着真武与如来的战斗记忆。

随着李君肃步入融己,叹生山的威能进一步扩大。

李君肃已经想好了,以後跟敌人交战,让叹生山一直活跃,可以直接吸收对方战斗扩散的本源,从而了解敌人的厮杀习惯,以及是何来路。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不错,很好,比毅年那懒鬼强多了。”

李清风见李君肃如此运用山海,眼底都带上了惊艳。

君肃不管是处理公务,还是在武道之上,都认真的让人无法挑剔。

换成毅年那货有叹生山,只会更加混吃等死。

“天生的九黎首领。”兵主也是十分满意的看着李君肃,语气欣赏。

九黎族,就是为了战争而生的。

而首领,更是要时时刻刻走在厮杀这条路上。

随着轩辕氏发问,成为焦点的李君肃,这时候缓缓睁开眼。

“?”

李君肃看着盯着自己的一行人,有些纳闷。

“你觉得,谁会赢?”

轩辕氏看着底下,相对而立的二人,努了努嘴。

“难分胜负。”

李君肃看着底下的两道身影,意味不明的说着。

“同归於尽。”

兵主再次笃定说着。

不管双方如何返璞归真,用出什麽新奇手段,这二人,终归还是同一水平的强者。

......

场上,真武跟如来落地了,但文殊与佛门祖兵,面对道门祖兵,却飞上了天。

他们也打到白热化了。

天上再次轰鸣起来,洁白色的道雷,撕碎了青狮,血液落下。

东皇锺,发威了。

如来看着落在自己掌心的血液,微微抬头。

“快一点,我快撑不住了。”

文殊一边修复着自己被道雷撕碎的手臂,一边轻笑道。

“不是,你怎麽不受玉帝道韵的伤害!”

天龙杖看着发威的东皇锺,也急了。

“因为我出发前,特意拜了玉帝。”

东皇锺十分自得的回着。

“她是道门祖兵,你想用玉帝的道韵收拾她,本来就很蠢。”

至纯舍利一边抵挡着七星煞的煞气,一边吐槽道。

至纯舍利对於玉帝,那是半分好感都没有。

跟天龙杖不同,至纯舍利差点被玉帝一掌拍裂。

“刚刚如来就用了八部天龙法,你的呢,还不快用!”

金刚杵一掌拍开纯阳剑,又一掌拍开了破煞剑。

东皇锺还是谨慎,一看阵仗不对,立马把坐镇道门後方的破煞剑也给喊了过来。

金刚杵不愧是弥勒选定的佛门护道人,以一敌二,还能占据上风。

“哦!”

“那个...八部天龙法,怎麽用来着?”

天龙杖立马应下,就在其打算施法之时,突然挠了挠头问道。

场上,突然安静了下来。

甚至交战的道佛祖兵,都同时停下了手。

文殊这种好脾气,都被气笑了。

“你认真的?”至纯舍利惊恐的回过头,看向天龙杖。

天龙杖道法使的行云流水,自己本身铭刻的佛法,居然忘了?

天上的情况,底下的真武如来已经分不出心神在意了。

此刻的二人,眼中只有彼此。

真武手持道剑,道剑之上,红尘画卷变得更加活跃,属於净乐国的景象,开始缓缓浮现。

此刻的真武...或者说,净乐国的太子,脑海中熟悉的景象再次浮现。

......

“爹,娘,孩儿不孝。”

年轻的稚子,对着自己的父皇母后,跪地磕头。

“没事,你从小就有主意,想去就去吧。”

端庄的王后,看着自己的孩子,眼眶微红,却还是带着笑意。

“有时间...要记得回来看看我们。”

净乐国王,看着自己最骄傲的儿子,故作淡然。

双方都知道,此一别,再无见面可能了。

他们只是凡人,而太子,要去求道。

临行前,王后拉着自己的孩子,絮叨了半个时辰,好像想把一辈子未尽的话语,都给倾诉殆尽。

......

“爹,娘,孩儿不孝。”

太子睁开眼,看着剑身上的滚滚红尘,语气有释然,但更多的,是惆怅。

真武荡魔帝,威震天下。

可此刻的净乐国太子,却是有些想家了。

道剑似乎是感知到了主人的情绪,滚滚红尘一变,熟悉的身影,熟悉的王宫,取代了一切。

太子身上,剑意猛然爆发。

“来吧。”

太子微微抬头,天上道门祖兵所造成的乌云,被驱散一空,骄阳高照。

太子背着阳光,大成的红尘道韵,威势十足。

“阿弥陀佛,施主,失礼了。”

如来见状,同样放开了心绪。

有些慈悲的眉眼,再次攀附在了寺主身上。

年轻的僧人,靠着炼体功法,就想让天下大同。

这一次,僧人先动了。

洁白色的残影,让地面震动起来。

一记冲拳,直勾勾的朝着太子的面门打来。

没有高深的功法,没有复杂的武学。

很简单的一拳,太子同样一剑刺出。

拳头与剑尖相撞,这一次,红尘道韵不能再轻松的破除金身了。

或者说,年轻的僧人,是不会有高僧才会有的金身的。

“施主,说来好笑。”

僧人看着面前的太子,突然轻笑开口。

“哦?愿闻其详。”

太子手握剑柄,双方的力度,一如既往的,僵持不下。

但此刻,僧人与太子,却没有了那股针锋相对的意味。

更多的,是平淡。

“当时年少,游历了不少外邦。”

“领略过很多风采,贫僧的道很简单。”

“消弭仇恨,天下大同。”

“贫僧也是这麽做的。”

“外邦很多互相仇恨之人,都在贫僧的帮助下,互相谅解,握手言和了。”

僧人言至於此,面带骄傲。

“这是原因?”

太子闻言,挑了挑眉。

“并非。”

僧人想到了什麽,叹了口气。

“回到这片土地之时,我才能感觉到...幼稚。”

僧人突然笑了,笑容中满是自嘲。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 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 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 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 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