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属于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而且是六十年代为数不多的窗口,因为从1957年开始就举办了广交会。
广交会可不就是面向各国外宾的嘛。
所以花都文物商店的装修很豪华,地面全部都是木地板,打蜡打得闪亮闪亮,更加增添了几分贵气。
一水的大柜子大玻璃,柜子里面一件件精美的古董陈列其中,再用明亮的光源照着,看起来就非常高大上。
南方人早早就有商品包装的意识,懂得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心理。
像北平文物商店都是一个个木头架子,古董随意摆放在那儿,整得跟义乌小商品市场似的,让外行人一看就没了兴趣。
陶经理看到林三七那一脸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就暗暗鄙视,但还是热情在介绍:
「目前我们花都文物商店里拥有的古董数量,质量都不比首都文物商店差,甚至我们还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就是我们有许多西洋古董,都是当年洋人们留下来的。」
林三七兴趣大增:「带我去看看。」
中国传统古董无非就是那几类,具体哪些在50年后更值钱,这个林三七需要请拍卖行专业鉴定师去选定,他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古董全部都带走。
林三七也不怕撞车,因为现在文物商店里的所有文物,在原本的历史中,要麽在那场暴风雨中全部被消毁了,要麽流落海外不知所踪。
陶经理带着林三七来到了「外国文物区」
展柜上,摆放出来最多的还是油画和雕塑,还有一些古董枪枝之类,品种似乎没有中国古董来得丰富。
林三七一样样都看过去,其实他啥也不懂,根本没办法鉴别真伪。
这时候就听到赵部长在旁边笑话道:
「三七你来看,这一副油画跟小孩涂鸦似的,就这水平,我孙女都能画。」
林三七走过去一瞧,画上是一个戴着斗笠的男子,拎着颜色,拿着画板,正走在乡野的道路上。背景中是一大片带有浓郁黄色和绿色色调的麦田。
整幅画看起来风格非常幼稚,画上的人物连五官都没画出来,显得非常潦草。
但是整幅画的色采非常鲜艳,很有视觉冲击感,让人一看就不是凡品。
林三七摸着下巴有些不确定了,因为这幅画他还真有印象。
曾经他在上网的时候,他刷到过一个《将永远见不到的十件旷世艺术巨作》的贴子。
这个贴子内容就是已经被消毁或者失踪的十幅油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现在林三七眼前这幅油画,似乎就是其中一幅《上班途中的画家》,传说这幅画毁于二战时期的一场火灾。
如果这幅画真是梵谷的作品,那都是按几亿美元来计算的。
林三七心想,不管真假,反正他都要拿下,万一真是梵谷的真迹,那自己可就发了大财了。
想到这里,林三七对花都文物总店里的西洋画更感兴趣了,于是一幅幅认真看了过去。
然后就看到有一幅画,上面有一块布盖着,显得神神秘秘的。
林三七不解地问道:「陶经理,这画有什麽讲究?怎麽还遮盖起来了?」
其实林三七心里想的是,会不会是什麽灵异画?布盖子一掀,晚上就会跳出一个洋女人在文物商店里转悠,夜半在窗口唱歌那种。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幅画他也不能要,因为现在网络小说不让写鬼怪,建国后动物也不能成精。
陶经理听到林三七的话冷汗都要出来了:
「林专员,这画,这画有些伤风败俗,我们不好轻易展出的。只有外宾来参观的时候我们才会展示一下,平常哪怕我们的店员也不能看。」
林三七眼睛又亮了,伤风败俗好啊,他就喜欢低级趣味的东西。
想想也知道,西洋油画嘛,最喜欢的就是画果体男女,不止油画,那些雕塑也一样,这就是人家的艺术。
但在保守的国人眼里,幸亏也是外国人画的,如果是华国人画的,信不信分分钟拉出去枪毙三百回?
哪怕到了1979年,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刚建成,需要一些壁画作装饰。
当时就邀请了着名画家袁运生加入其中,他经过思考后决定画「泼水节」,反映傣族人对于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向往。
按理来说他的立意非常好,可是进行创作时,他却大胆在作品中画入三个沐浴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