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向院长听了突然呵呵一笑:
「小七呀,你这情报工作落伍了,芹菜能通血管这个说法还真有依据,国外已经有药企从芹菜籽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具有血管活性物质丁苯酞,用于治疗脑血管病。」
林三七一拍大腿(今天这手是要拍肿了):
「闹,向院长您看,这不都是灵感吗?」
这时候林三七站了起来,走到了向院长的书架上,拿过一本中药书籍来,随意就翻开来一页。
上面写着「柴桂」这味中药。
「向院长您看这个柴桂,这书上写着:
柴桂的树皮可入药,味辛丶甘,性温,有小毒,具有温经散寒丶行气活血丶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风寒丶胃腹冷痛丶痛经丶风湿关节痛丶跌打损伤丶食欲不振等症状。
那麽问题来了,我们知道柴桂这味药有这些功效,但具体是哪种成份起了作用?这就完全值得我们研究下去,最好是这种有效成份能提炼出来,最后制作成药。
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当年我和我妹妹发烧,我爸就喜欢给我们用这只药来治疗风热感冒,起到一个退烧止疼的作用。
但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说明书上,向院长您看,上面写着:本品具有发汗解表,清里退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风热外袭,邪犯卫表,腠理失宣所致。
那麽问题又来了,柴桂退热的药物作用靶点是哪个?与这些靶点相互作用的先导化合物又是什麽?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丶分布丶代谢和排泄的研究做了没?
还有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丶作用机制和剂量-反应关系的药效学研究又搞出来了没?
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毒性效应,包括急性毒性丶慢性毒性丶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等,这些有助于确定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在哪里?
可是你看,这个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说明书上都没有写,估计这些研究药企厂家也不一定会去做,因为做研究都需要花钱,而且成果不一定让人满意。
这也是导致我们的中成药难以出口,难以进入国际市场的原因所在,因为你没有这些研究,人家外国人就不承认你这只药是安全的,你就没办法赚他们的钱。」
向院长若有所思,点起了一根烟,准备听林三七继续说下去。
林三七又从平板电脑上调取了一些儿科用药:
「向院长您再看这些儿科用药,退热方面的主要靠的是布洛芬和地乙醯氨基酚这两个成份。
但现在儿科用药的问题非常多,比如这个布洛芬。
它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和消炎。然而这只药对儿童,尤其是小婴儿的肝肾功能毒性很大,还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丶凝血障碍等。
再比如儿童感冒常用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现在儿科不推荐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原因很多,包括易导致皮疹丶消化道反应丶肝肾损伤丶药物成分可能过量等
然后这个不推荐用,那个有毒性,是不是我们的小孩感冒发烧了就无药可用了?
可这时候如果我们的小儿柴桂研究透了,符合现代医学需求了,又是一种从植物里提取出来的天然原材料,是不是副作用更小,疗效更好?能不能做全球推广?
如果真到这一天,小儿柴桂能一统全世界儿童感冒用药,那光是这一个药物的市场就起码有几百亿美元之多,药企能不发财吗?」
向院长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懂了懂了,就像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阿司匹林原料是柳树皮;麻黄硷是从麻黄中提取的;流感神药达菲是从八角中提取一样的道理。
小七,你有眼光啊,根据最新版的《中华本草》记载,共有中药8980种。如果加上其他少数民族用药,最新统计是12800种左右。
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蕴藏了多少财富,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它们,研究它们,最终作用它们。这麽一想,这说明我们的中医中药大有可为啊。」
林三七跟着点头:「所以中医也要进步呀,要跟得上现代医学的脚步,千万不能故步自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