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抛砖引玉
李东陵一向的主张,都是让东陵高科旗下的公司,自己养活自己,母公司东陵高科这边,当然可以支援,但不能永远靠母公司养着!
不管是飞雁科技,还是东芯半导体丶东方光电丶分众传媒等,都是一样的,前期东陵高科会给予足够的资金丶技术支持,但后期,它们要自己养活自己。
如果只是靠东陵高科养活,那它们永远自己站不起来,碰到强力对手就歇菜了!
放在东陵高科的汽车部门身上,李东陵当然也执行同样的策略,先不管以后,推出来的汽车,能不能卖的掉,得先让汽车部门活下去才行。
别管有没有逼格什麽的,东陵高科汽车部门,先推出电动自行车丶电动摩托车丶电动三轮车丶山猫车丶空中三蹦子等产品,先活下去再说!
只有活着,才有资格讲逼格,才有资格讨论,跟日苯丰田丶本田丶大众丶宝马丶奔驰等一较高低!
「电动自行车项目?」
姚正儒首次听到,李东陵准备在他上任泉城掌门人后,在泉城建立的产业,也不由略带几分诧异。
「跟摩托车一样的产品?」
姚正儒上任泉城,想要打开局面,也必须烧三把火,在人事丶财政上做出一番动作。
但想要在当地如臂指使,就要在当地推行一个大项目,拉拢一部分人马,让当地的市府丶公司丶泉城当地人,都知道,跟着他姚某人干,才能有仕途,有钱途,工资能提高!
一手钱袋子,一手关帽子,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收服人心,在泉城建立一套,围绕姚正儒运行的新的利益关系,才能让姚正儒在泉城做到跟平阳一样得心应手。
否则,跟着他,做不出成绩,仕途上黯淡无光,升迁无望,当地人也捞不到好处,谁愿意跟着他折腾啊!
李东陵让东陵高科,在姚正儒上任后,在泉城推出的项目,就是姚正儒打开局面的关键,他当然是颇为关注。
电动自行车概念产品,实际上,在十来年前就出现了,但并没有真正流行起来,最重要的原因,无非是那几个。
续航不够,技术不过关,跑个几公里就散架了,或者趴窝了,另外,价格太贵了,卖的比摩托车还贵,谁愿意买啊?
陡然听到李东陵,准备让东陵高科,在泉城建立电动自行车项目,姚正儒第一个念头,是这玩意,跟摩托车差不多的产品。
「不一样,或者说电动自行车,介于自行车跟摩托车之间,它比起自行车要省力,比起摩托车价格更低,在家就可以充电!
未来,自行车在国内可能逐渐消失,但电动自行车的受众,比起自行车丶摩托车要更广。
每个家庭,都有一辆甚至几辆电动自行车,用它来代步。
它在国内的用户,可能超过一亿丶两亿甚至三亿或者更多!
当然,这是东陵高科对于电动自行车市场的预估跟期待,不过,东陵高科汽车部门,是准备将电动自行车当作第一款产品来研发的!」李东陵向着姚正儒说是电动自行车的概念。
这玩意似乎「不起眼」,刚出道时不被外界重视,但却真的是进入千家万户中了,国内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出行骑它。
这比例,已经是相当恐怖了,抛除年岁太大的老人,还有年龄太小的,不方便骑它,基本上是人手一辆了。
姚正儒听的,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真如李东陵所言,那电动汽车产业,将跟火炬集团一样,足以成为一座城市的支柱产业了!
火炬集团带给平阳的,可不仅是税收,关键是上下游产业链那十几万的就业岗位,毫不夸张的说,光一个火炬集团,就帮平阳解决了相当大一部分就业岗位。
自从火炬集团开工后,再也不需要平阳市府每年操心,那麽多的青年怎麽安排就业了,现在还得从平阳周边省市,给火炬集团拉人过来,以保证它的产能。
而电动自行车产业,一旦在泉城建成开工,销量打开,姚正儒感觉,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泉城人也都不需要为找工作而担忧了!
东陵高科的电动自行车上下游产业链,如果能够在泉城建立,到时候同样,能为泉城带来大量的税收跟就业岗位。
真到了那个时候,姚正儒在泉城的地位,几乎是稳如泰山了,也无人能再挑战他在泉城的权威!
「等我到达泉城,落稳脚跟之后,立刻安排引进东陵高科电动自行车项目的事!」
姚正儒正色道,引进电动自行车的项目,可也是有说道的,不是说随随便便就嚷嚷的全世界知道,哪怕不是最后被他人摘了桃子。
到了泉城之后,姚正儒要分清,哪些是可以拉拢的盟友,哪些是跟他有利益冲突的对手,然后再抛出这个大项目出来,将蛋糕给分给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