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无差别打击(2 / 2)

「晨盾的第一辆车,定位是家用B级车,对标竞品是BBA。」

高朗突然举手:「对不起,我打断一下,为什麽对标选手是油车?」

沈欣点点头,似乎预测到了这种质疑,游刃有馀。

「因为我们制定了抢占油车市场的战略。」

「作为一个新如局的选手,正面和MD3这些竞争,多少有些乏力。」

「所以我们想抢占燃油B级车的市场来站稳脚跟很。」

「这是小老板的巧思。」

卫筱靠在椅子上点点头,一副功与过一力承担的样子。

这一次她不是甩手掌柜,是设计师,是领路人。

所以在战略上全权把握。

MD3丶P7这些对手太过强硬。

硬碰硬碰不了一点,那就找爷爷辈的BBA一起玩。

只要能挤压出他们百分之十的销量,就可以让风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所有人听完沈欣的解释,都觉得有道理。

但并没有表态,自光齐刷刷的看向陈总。

「我同意,考虑的很周全,现在燃油车只有一口气,杀人做不到,拔管的能力我们是有的。」

卫筱听到陈晨的认可,嘴嘴角不自觉的上扬,心说陈狗今天糖吃多了,小嘴像是抹了蜜一样。

沈欣继续道。

「基于这种市场定位,我们的产品大致就有了雏形。」

「三电由晨盾提供,目标续航600公里,动力和机械素质至少要在行业平均水平。」

「智驾系统由苏雪松负责,至少要做到L2级别的天花板。」

「底盘架构有曹总监负责,利用晨盾现有的智能工厂做依托,使用一体化压铸和高度无人化,尽量压缩成本。」

「除去这些硬科技之外,剩下内饰以及其他细枝末节,我们将采取采购模式「按照以下方案合算,前期我们每辆车的车本大概在28万左右。」

听到沈欣的展望,所有人突然眼前一亮。

这个数字很吓人。

30万的车子,成本在28万。

每辆车还能赚2万。

假的吧。

虽然他们是外行创业,但市场的基本情况大家还是有了解的。

这个行业亏损是常态。

哪怕是龙头,卖一辆车,亏三五万是正常操作。

他们作为新手,第一辆车就赚钱,有点不太现实。

于是蒋坤举手道:「沈总,这个成本核算您有把握吗?」

「有的,我的数字还是保守预计。」

「那就不对了,别人造车嘎嘎亏钱,我们造车怎麽还赚钱了?」

卫筱站了起来:「我不懂别人,但我们算下来,就是赚钱的。」

「刚才沈姐说的,大部分都是晨盾自有技术,成本花费不高。」

「就拿三电来说,电池电机我们用晨盾现成的,600公里续航妥妥的。」

「甚至不用晨盾独立研发,直接拿来主义。」

「仅仅这一点,我们就比其他人少走了很多弯路。」

无人机本就是电动车行业的技术外溢,高一个层级。

有了晨盾这个无人机巨头,卫筱都难以想像自己造车的丝滑程度。

普通的磷酸铁锂电池,完全可以把工业级无人机上的卸下来适配。

电驱系统有晨盾自研的高效油冷扁线电机,性能甚至比竞品还强一些。

IGBT丶毫米波雷达这些关键零部件晨盾也有技术或者供应商储备。

唯一确实的,也就是真皮座椅丶音响这些室内装修了。

恰恰这些事最便宜,难度最低的部件。

大部分部件都能用现成的,成本可不就是低吗?

当卫筱第一次核算出这个数字之后,她知道这把稳了。

这还仅仅是按照收批次车子的成本核算的。

她都不敢想,将来产品投放市场,刺激流水线规模,到时候成本会低到什麽地方去?

就在大家犹疑的时候。

陈晨也开口证实了这个数字的真实性。

「如果按照刚才所说的计划,确实能做到第一辆车就盈利。」

卫筱喜出望外:「你是不是被谁上身了?竟然不和我对着干?」

「但——」陈晨话锋一转。「我觉得这个方案太平庸。」」

「???」」

「既然要造车,拿无人机的剩馀零部件去攒车,产品没什麽竞争力。」

「倒不如为风盾重开一条产品线。」

「首先,三电方面,晨盾的动力实验室有半固态的方案,可以一试。」

「电驱方面,晨风有轴向磁通电机的思路,体积减少50%,扭矩密度提升30%,是最优选择。」

「至于IGBT丶毫米波雷达这些部件,启光那边也有相应的实验室项目,比如集成薄膜酸锂光子毫米波雷达,这是目前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光子雷达。」

「你等等!」卫筱突然打断。「果然还是你,又给我画饼?」

死去的回忆再度开始袭击洋娃娃。

这一幕太熟悉了。

她仿佛在之前经历过无数次。

用市面上最先进的技术,来馋自己,骗自己打钱。

这套东西卫筱不是没有研究过,确实很先进。

但!

这都是验室技术。

逻辑上没问题,可从没有应用过。

「你让我全用最新的技术,意味着要新开研发线和生产线,成本不得比我怕血压还高?」

陈晨早就算过帐了:「还行吧,大概每辆车亏三万。」

「我真不懂,你怎麽能把亏三万说的如此风轻云淡?」

好家夥。

如果我没记错,晨盾也是合伙人,也占股。

亏得不是你的钱?

脆弱的卫筱再也经受不起项目的亏损了。

所以她才制定了一套成熟的供应方案,完全的拿来主义。

如果奔着亏钱去,我还折腾这些干嘛?

可陈晨0帧起手开始画饼。

「先不说钱的事儿。」

「如果按照我这套方案,你将获得一辆车子。」

「整体峰值功率保守在1500马力。」

「500kw以上的超高功率。」

「单台性能秒杀V8。」

「军用级的传感器精度和航空级的控制系统。」

「这种车子下线,BBA大概率是无法招架的。」

卫筱还没开始嚼这张饼,曹子华倒是先吃饱了。

好家夥。

如果这一套技术能量产,那大概就是自己的梦中汽车了。

动力秒杀V8,续航不虚油车。

传感和智驾甚至比现在晨盾的无人机还要先进。

BBA何德何能成为这种车的对手?

「小老板,你这不是要乾死燃油车,你这是在汽车工业里地爆天星好吗?」